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

发布:2016-06-15约4.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7章 单元测试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  ) A.F1 基因出现重组 B.F1 性状开始分离 C.F2 性状开始分离 D.P 基因开始分离 2.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群弥猴为( ) A.1个种群 B.8个种群 C.8个种族 D.一个群落 3.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原因包括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自然选择(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是( ) A. 类似亲本的个体   B. 体型高大的个体 C. 结构复杂的个体   D.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6.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7.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 ) ①提高突变频率 ②获得无籽果实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缍体的形成 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8.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 )12.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13.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DNA连接酶的主要功能是 (  )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的氢键 B.粘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 C.将两个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D.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键连接起来 15.下列关于运载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与目的基因结合后,实质上就是一个重组DNA分子 B.对某种限制酶而言,最好只有一个切点,但还要有其他多种限制酶的切点 C.目前最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对其进行切割 1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能否成功实现表达要检测标记基因 17.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籽西瓜 18.下列观点,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9.如欲利用细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