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圩塘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情况记录表 时 间 2008-3-5 地 点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州市圩塘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情况记录表
时 间 2008-3-5 地 点 室外 班 级 中〈4〉 活动组织者 孙丽丽 陈妮 游戏名称 砸硬币 目 的 增强幼儿手臂的能力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准 备 一角的硬币若干 宽敞的场地 过 程:
砸硬币是两人游戏,两个人拥有相等的硬币,然后“剪刀、石头、布”输的那一方先拿出一个硬币放到地上,让赢的一方用硬币砸,如果原来是字在上面,被砸过后变成花在上面了,那两个硬币都归砸的这一方,如果砸完,硬币没动,还是字在上,那末换对方砸。就这样继续,看谁赢得硬币最多。需要注意的是,双方要有相等的硬币,而且砸的时候要看好自己的硬币,别弄混了。这一次游戏,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把小朋友们分成几组,小组之间比赛,以小组的最终硬币数量决定哪一组最棒。然后对整组小朋友进行奖励,也能增进他们的团队精神。 活动反思:
上一周组织幼儿第一次玩砸硬币,刚开始小朋友都热情很高,都要玩一玩,但是到最后只剩几位女孩子还在津津有味的玩着。这一次稍稍加工改变了一下游戏的形式,幼儿又喜欢玩了,而且有很多男孩子也开始喜欢这项游戏了。原来的个人游戏,小朋友玩一会就没了激情,现在让他们分成几组,按小组的成绩多少,给他们整个小组奖励,不仅增强他们的竞赛意识,而且趣味性也增强了。
常州市圩塘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情况记录表
时 间 2008-3-7 地 点 室外 班 级 中〈4〉 活动组织者 孙丽丽 陈妮 游戏名称 丢手绢 目 的 通过这个民间游戏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和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 准 备 一块手帕 空旷的场地 过 程:
开始前,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歌谣“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第一次玩时,都是让小朋友蹲在地上,因为游戏只能有两位幼儿再动,其他幼儿都要蹲在地上等候,有好多小朋友蹲一会就坚持不住了,所以这次玩,我让小朋友们坐在塑胶场地上,这样幼儿就不累了。
活动反思:
今天组织幼儿玩民间游戏“丢手绢”,因为上次幼儿玩游戏时,蹲久了会很累不愿意继续游戏,所以这次我让他们坐在塑胶场地上,玩法一样。但是就是当小朋友被丢到手绢时起来的太慢,很容易就抓住了。还是要思考改进游戏。 常州市圩塘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情况记录表
时 间 2008-3-10 地 点 室外 班 级 中〈4〉 活动组织者 孙丽丽 陈妮 游戏名称 打沙包 目 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准 备 沙包一个,宽敞的场地 过 程:
打沙包是一种集体游戏,是两边各有一个小朋友,中间等它要求手和眼的动作机敏而协调一致,同时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时常玩这种游戏能使孩子头脑机敏而灵活,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打沙包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乐于投入到跑来跑去的快乐当中,在躲闪不被沙包打到时也让小朋友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吴森威和陆明昊每次都非常愿意先打沙包,中间的小朋友大多都是躲来躲去,只有乔一鸣和蒋骋锦敢去接飞过来的沙包。 活动反思:
今天在这个民间游戏中,参加人数10人,其中有两位在两边打沙包,还有8位小朋友在中间躲沙包。整个游戏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只知道躲闪,甚至藏到打沙包小朋友的后面,对游戏的玩法错误的表现。只有两个小朋友敢接对面飞过来的沙包,其中乔一鸣以前玩过,知道接到沙包就等于为自己存一次“活”,如果后面的游戏中被沙包打到,还可以用自己存的“包”拯救一次自己。能看出,不是小朋友不敢接,而是还没有意识到接到沙包的好处。还是要把规则讲详细。
常州市圩塘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情况记录表
时 间 2008-3-12 地 点 室外 班 级 中〈4〉 活动组织者 孙丽丽 陈妮 游戏名称 砸牌片 目 的 锻炼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准 备 充足的牌片 足够的场地 过 程:
此游戏是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每人手里有等量的牌片,然后剪刀石头布,看谁赢了,又赢的那一方先扇输的那一方的牌片。(牌片分正面和背面)如果第一位小朋友把牌片扇的翻了一个面,那么扇过的就归赢的小朋友,如果没扇过,就换另一位小朋友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