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政治复习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docx
PAGE
PAGE18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价值引领
勇于实践,坚持真理,捍卫真理。
课标要求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相识的基础,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阐述相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学问梳理
自主练习
1.判一判:
(1)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社会活动是不存在的。()
(2)实践是获得相识的唯一途径。()
(3)相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相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4)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
(5)对事物的相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6)相识是一个从相识到实践、从实践到相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连一连:
3.下图表明相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核心考点一实践及其与相识的关系
考点精析·突出综合性
1.实践的概念及特点
(1)从主体、对象、性质、结果四个方面把握实践的概念
(2)侧重点法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
特点
理解
侧重点
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是处在确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联系
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行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提示区分实践的特点与意识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建性。
②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干脆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干脆现实性,意识不能干脆改造客观世界。
2.实践是相识的基础
表现
理解
区分点
实践是相识的来源
①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相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都是实践的产物
强调的是相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
①相识产生于实践的须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供应日益完备的相识工具;③实践熬炼和提高了人的相识实力
强调的是相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相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比照,从而检验相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比照
实践是相识的目的
①相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相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相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相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相识的终极意义
3.实践与相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实践确定相识:实践是相识的来源,是相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相识的目的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相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相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生活中的哲学】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依据PDCA的依次进行质量管理,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未解决的问题会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质量阶梯式的提升。
[分析]①支配是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实践是相识的________。
②对实施状况的结果进行检查,体现实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总结阅历,体现实践是相识________。
③修订目标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质量阶梯式的提升,体现了实践是相识的________。
命题探究·突出创新性
考点分布
命题风向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024·Ⅱ卷T23、2024·Ⅲ卷T22
考情分析:属于高频考点,常结合漫画、名人名言、科研成果、新的政策、支配、战略的出台及实施的结果等,设置体现类、缘由类等题目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与相识的关系,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
关注焦点问题:“四个全面”新表述、神舟十三号
实践是相识的基础
2024·甲卷T40、2024·Ⅰ卷T40、2024·Ⅲ卷T22、2024·Ⅱ卷T23、2024·Ⅱ卷T40、2017·Ⅰ卷T21、2017·Ⅱ卷T21
考向一实践的概念、特点
典例1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将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