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取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章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内容紧密围绕教材,紧密结合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发展空间观念,识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培养人地协调观,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提升综合思维,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关系。
4.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非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②非洲的资源分布,特别是矿产资源与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
③非洲面临的挑战,如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②分析非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③将非洲的地理特征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背景相结合,探讨非洲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图片和图表,以及相关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地球仪、比例尺、量角器等地理学习工具。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开始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对非洲有什么印象?请自由发言。
(学生)非洲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陆,有许多独特的动物和自然景观。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对非洲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分布等问题。
二、自主学习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阅读“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章节。阅读过程中,请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非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非洲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学生)(阅读教材)
三、课堂讲解
(老师)好的,现在我们来进行课堂讲解。首先,我们来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学生)老师,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非洲大陆的南部,主要包括哪些地区?
(老师)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包括赤道非洲、东非、南非和西非等地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非洲的地形地貌。
(学生)非洲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
(老师)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高原位于撒哈拉以南,是非洲最大的高原。此外,非洲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地形区,如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
(学生)老师,非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老师)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也较为常见。非洲的气候特点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非洲的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老师)非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非洲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大,被称为“世界原料宝库”。同时,非洲的农业资源也较为丰富。
(学生)老师,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老师)非洲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然而,非洲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非洲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小组讨论
(老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请你们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非洲的气候特点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2.非洲的资源分布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非洲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学生)(分组讨论)
五、展示分享
(老师)好的,现在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
六、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章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分布等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非洲的发展,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谢谢老师,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为非洲的发展出一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非洲的故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洲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非洲。
-《非洲地理》:这本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地理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非洲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非洲的挑战与机遇》: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