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分析.doc

发布:2018-01-30约2.6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云梦县人民医院 湖北孝感 432500 【摘 要】目的:本文就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110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5)和实验组(n=55),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细节化服务,其后对比两组输液患儿的投诉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细节化服务,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细节化服务;门诊输液室;应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由于门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相对繁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1]。因此,在门诊输液室中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为探讨细节化服务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110例,现将研究结果和过程进行如下分析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110例,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5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0例,最大年龄为12岁,最小年龄为4岁,中位年龄为(6.1plusmn;2.8)岁。实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15例,最大年龄为11岁,最小年龄为4岁,中位年龄为(6.2plusmn;2.5)岁。比较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的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采用细节化服务,具有内容为: 1.2.1 区域划分 首先对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了解,即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其后对其座位进行合理划分。就患儿的疾病类型而言,可以将其划分为呼吸道区域和非呼吸道区域。座位的选择依据患儿的处方信息进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2]。此外,实施该模式便于护理人员进行巡视,并为其日常工作减轻负担,进而使管理目的得以实现。 1.2.2 安全教育 首先对门诊输液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并将输液安全相关知识张贴在桌椅旁,便于患儿及其家属阅读。如:输液时的注意事项等。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昏以及瘙痒等,要立即告知护理人员,进而使上述情况可以得到对症处理。此外,让患儿对输液常识进行充分了解,进而使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1.2.3 输液室管理予以完善 首先为输液患儿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并保持整洁的环境,同时提供冷水和热水,供给患儿免费的报刊和书籍等[3]。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仪表和形象,在与患儿交谈时要以和蔼、亲切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满足患儿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从而获取患儿的信赖。 1.2.4 特殊人群护理 就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为其选取舒适的体位,并给予棉被和毛毯,同时为其提供热水袋,其促进血液流动速度。就年龄较小的患儿,穿刺时的动作要轻柔,并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减轻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门诊输液室自拟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详情内容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加强巡视以及输液室环境等。调查结果分为三个阶段,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实验所涉及的数据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予以卡方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表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门诊输液室患儿的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患儿采用细节化服务后,对该模式较为满意的患儿为54例,护理满意度为98.2%;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后,对该模式较为满意的患儿为46例,护理满意度为83.6%;经统计学分析后,实验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详见表1. 2.2 两组门诊输液室患儿投诉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患儿采用细节化服务后,发生投诉事件1起,其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儿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