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PAGE
PAGE12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
标准
绘制示意图,说明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
素养
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综合思维)
2.视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地理实践力)
3.理解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利用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趋利避害,进行生产活动。(人地协调观)
一、陆地水体
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
(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特别巨大。
(2)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主要作用
(1)影响自然环境eq\b\lc\{(\a\vs4\al\co1(调整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2)与人类活动关系亲密
①供应淡水资源。
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温馨提示]
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特别少,应切实爱护水资源。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关系: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
2.河流与湖泊
(1)河流中下游的湖泊
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整作用。
(2)有的河流发源于山地的湖泊,例如我国的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3)在内流区,很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枯。
3.河流与地下水
eq\a\vs4\al(,图1图2)
河流与地下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1)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这时河流补给地下水,如图1。
(2)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如图2。
4.河流与冰川、积雪
(1)影响因素: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改变而改变。
(2)补给差异:
①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eq\a\vs4\al(大)。
②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溶化,河流出现春汛。
[特殊提示]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一、推断题
1.陆地水体全部是淡水水体。 (×)
2.陆地水体受自然环境制约。 (√)
3.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各个河段径流都起着调整作用。 (×)
4.河流与地下水始终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 (×)
5.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在每年春季形成汛期,主要是积雪融水补给。 (√)
二、选择题
6.“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这表明长江源头河水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答案:C
7.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白庐山小天池不参加水循环
答案:A
三、填空题
8.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月,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该河流有断流现象,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的改变而改变。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种补给。
(3)依据其径流量的改变分析可知,甲河位于我国______地区,乙河位于我国______地区。
答案:(1)7~8气温高,冰川溶化量大2气温低于0°C
(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3
(3)西北东北
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
洞庭湖在历史上一度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洪水的实力降低。针对洞庭湖调蓄实力不断衰减的状况,国家开展了对洞庭湖的全面治理。2018年11月30日长沙晚报报道,通过不断加大退田还湖力度,洞庭湖调蓄面积持续扩大,目前较1978年增加了779平方千米,防洪排涝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