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35分)
1.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 D.普罗塔哥拉等人的推动
2.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孕育出智者学派,与之有关的有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与之有关的有 ( )
①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③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④以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3.“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 )
A.陆王心学 B宋明理学 C.智者学派 D.启蒙思想
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先哲中的杰出人物,下列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
A.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B.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
C.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逻辑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6.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抻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7.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与此相关联的是 ( )
A.宗教改革开始 B.《十日谈》面世 C.新航路开辟 D.《悲惨世界》发表
8.“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愿意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句话反映了人文主义者 ( )
A.肯定现世的生活 B.反对宗教信仰
C.抨击神职人员的虚伪 D.否定上帝的存在
9.以下有关米开朗琪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著名的雕刻艺术家 ②不朽杰作是《大卫》、《摩西》
③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④以雕刻圣母像而著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极的压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12.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中提到“十分之九的多数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德国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这段材料不能反映 ( )
A.罗马夭主教会的统治已经不能维持下去
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德意志各阶层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尖锐
D.路德的宗教改革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13.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14.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晟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 )
A.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