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年】历届高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10_圆锥曲线_理2000-2006[精心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高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9题)
1.(安徽卷)若抛物线的焦点与椭圆的右焦点重合,则的值为
A. B. C. D.
2.(福建卷)已知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2,+∞] D.(2,+∞)
3.(福建卷)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 C.[ ,] D. [-,]
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与过右焦点的直线平行,或从该位置绕焦点旋转时,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k,又k≥,选C
4.(广东卷)已知双曲线,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A. B. C. 2 D. 4
解析:依题意可知 ,,故选C.
5.(湖北卷)设过点的直线分别与轴的正半轴和轴的正半轴交于两点,点与点关于轴对称,为坐标原点,若且,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D.
6.(湖南卷)过双曲线M:的左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若与双曲线M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B、C,且|AB|=|BC|,则双曲线M的离心率是 ( )
A. B. C. D.
7.(江苏卷)已知两点M(-2,0)、N(2,0),点P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 =0,则动点P(x,y)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抛物线的定义.
8.(江西卷)设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A是抛物线上一点,若=-4,则点A的坐标是( )
A.(2,(2) B. (1,(2) C.(1,2) D.(2,2)
解:F(1,0)设A(,y0)则=( ,y0),=(1-,-y0),由
( =-4(y0=(2,故选B
9.(江西卷)P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2+y2=4和(x-5)2+y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 )
A. 6 B.7 C.8 D.9
10.(辽宁卷)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A) (B) (C) (D)
【解析】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与直线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时有。
11.(辽宁卷)曲线与曲线的
(A)焦距相等 (B) 离心率相等 (C)焦点相同 (D)准线相同
12.(辽宁卷)直线与曲线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解析】将代入得:
,显然该关于的方程有两正解,即x有四解,所以交点有4个,故选择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与曲线的关系以及绝对值的变换技巧,同时对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也进行了简单的考查。
13.(辽宁卷)方程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
解: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2,,故选A
14.(全国卷I)双曲线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
A. B. C. D.
解:双曲线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 m0,且双曲线方程为,∴ m=,选A.
15.(全国卷I)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是
A. B. C. D.
解:设抛物线上一点为(m,-m2),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当m=时,取得最小值为,选A.
16.(全国II)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
(A)2 (B)6 (C)4 (D)12
解析(数形结合)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的周长为4a=,所以选C
17.(全国II)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