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汉翻译中的疾症与解决方案-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发布:2020-12-27约6.2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英汉翻译中的疾症与解决方案-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引言   根据统计,人类的语言多达三千种,可分为若干语系,分布在世界各地。 如此庞大的语言系统,却无法割断人类之间的 、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因为即使这些语言在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句法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许多语言的核心句结构异常相似,几乎都有相同的主谓结构或主题-述题的结构,而表层上的结构则是由这样的一些核心句结构转换而来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翻译,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转换活动,自然要强调传达原作的意义,并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语言之间的可翻译性是绝对的,不可翻译性是相对的。   虽然值得一提的是翻译实现了语言之间的转换,然而现实生活 量的生硬拗口、佶屈聱牙、实难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译文比比皆是。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有一词条:translationese,其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翻译腔;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孙致礼 2003:95),实则是对这类语言文体的高度概括。 这种翻译语言,有人称翻译体(或译文体),有人称翻译腔,有人称翻译症。 那么带有这种翻译语言的译文,顾名思义,是一种病态的译文。 这种译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语言表达不顺,意思不明确,异己读者兴趣索然。 例如:   When the lady ticket-seller saw her, her otherwise attractive face turned sour, violently so.(Griffin 1998)当女售票员看见她时,她那在其他情况下还挺妩媚的面孔突然变色,变得怒气冲冲。   这个译文完全是在一板一眼地复制英语语言句型模式,无法表达出原文中所描述人物的鲜明、生动的特色,意义表达不紧凑:when引起的时间状语译成当时,失去了saw 和turn 两个动作的之间紧凑感,栩栩如生的效果;otherwise照搬英汉词典的释义译成令人费解的在其他情况下;turned sour 译成突然变色,紧接着再来一个变得。改译:女售票员一看到我,原本颇为动人的面孔刷地一沉,变得煞是难看。   其二,语义表达不通,选词苍白、模糊,异己读者难明其意。   They (the jeans) draw no distinctions and recognize no classes; they are merely American.(Quinn 2000)它们没有什么区别,也不分什么阶级;它们仅仅是美国人的。   原文中的they指牛仔裤,说牛仔裤没有什么区别,这似乎不符合事实逻辑,难道牛仔裤没有品牌、款式、档次、质量等方面的区别么?而也不分什么阶级、仅仅是美国人的这两个表达异己读者就更不明白何意了,难道牛仔裤曾经分过阶级,并且只属于美国人么? 事实上,原文对牛仔裤的表述,暗指对象为穿牛仔裤的人。   改译:这种裤子对人不分贵贱,不论等级,只要是美国人都可以穿。   一、英汉翻译中的疾症   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造成屡见不鲜的病态译文存在的顽疾又是什么呢?   1. 英汉词典中对等词乱用   许多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不是根据上下文仔细琢磨该词的确切含义,而是急于到英汉词典里查找对等词,生搬硬套。查字典不仅要手勤、眼勤,还要脑勤,一定要多动脑筋,多加思考,特别是在查阅之前,先做好语言分析和意义推测的工作,切记不可孤立地查字典,否则往往会导致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甚至误解、误译。 例如:   It is far more than the look of disapproval one occasionally gets. This was so exaggeratedly hateful I would havebeen amused if I had not been surprised.(Griffin 1998)这比人们偶尔遇到的责难的目光凶狠多了。这是一种夸张的仇恨,我要不是因为感到吃惊,就会觉得很好笑。   在这个译文当中,如果说责难的目光还只是个不到位的问题,夸张的仇恨则有几分荒诞了。译文只是针对exaggeratedly hateful做了机械性的词性转换直译法,exaggeratedly由原文中的副词转化为译文中的形容词,在词典上的对等词条释义为夸张的,夸大的,hateful由原文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译文中的名词,在词典上的对等词条释义为憎恨,仇恨。 原文中的关键词是look眼神,目光,在这里,hateful修饰眼神应理解为狠毒的,恶狠狠的的意思,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