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到课率提高对策.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文章基于对土木系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教学管理与课堂跟踪调查,对专业课到课率现状及原因分析得出本、专科的专业课堂到课率影响因素差异性大,主要受学生自身、教师、院系及学校等方面的多级叠加影响。 然后给出基于教学管理提高学生专业课到课率的对策,包括教师要管理好课堂纪律,做一名优秀的引导者;教学院系要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体系,搭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齐抓共管的纽带;学校要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校风建设,创造严肃而有活力的校园。 关键词教学管理;专业课到课率;教学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人才培养过程关键在课堂,到课率是评估大学课堂质量的先决指标。 学校通过制定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坚守到课率底线,比如,缺课3次则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无故旷课则不能评优。 但是大量文献调研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到课率总体呈持续下滑趋势,近年来大量学者针对高校到课率低做了很多调查和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教师教学质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家庭教育方式及社会环境[1-11]。 许多学者已对到课率的原因做了较多分析,本文不再侧重分析。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教学系为例,探讨了民办院校中如何通过教师、教学院系及学校三级联动有效提升大学课堂到课率。 一、专业课到课率现状及原因笔者所在的教学系建设有2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即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 通过多年教学质量数据显示,本科生到课率普遍良好,长期保持在90~93。 本科生的到课率存在专业差异、学习阶段差异和课程差异,与前人[2,3,6,7,9,11]研究相一致。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科学生以下简称专科生与前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条件相比,除培养制式不一样,其余与本科生享有同等条件,应属于优质的学习环境,但专科生的到课率普遍较低,且随着入学年级更新而降低,高年级比低年级到课率低,男生比女生到课率低的现象突出。 教研组的调查分析表明,本科生到课率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与上课班级人数和班级学生层次组成有明显关系。 例如,土木工程路桥方向和房屋建筑方向,通常上课人数在80人及以上,考勤统计较为困难,学生逃课机会较多。 另外,本科生中逃课的学生通常较为固定。 例如,同一个宿舍有2个学生因各种原因长期逃课,久而久之会影响宿舍整体成员,不到课或到课率较差的总是那些学生。 专科生到课率较低的原因较多,一是学生学习能力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根底差;二是课程体系跟不上学生年龄的更新速度,与学生能力不相符;三是课堂人数过多,教师全面考勤难、课堂管理难、学生坏习惯滋生快;四是学校教管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对课堂管理力度难以把控。 二、基于教学管理提高学生专业课到课率的对策一教师要管理好课堂纪律,做一名优秀的引导者。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要维持好课堂的秩序,要敢管、严管、及时管。 当前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对课堂管理底气不足。 教师年龄与学生差距较小,不会像老教授那样容易受到学生尊重,甚至会有部分学生不服从管理。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及时管理,对没有来上课的学生及时上报其相关教辅部门,如辅导员。 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加强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到课。 首先,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层次,本科阶段的教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把行业发展形势和学科前沿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专科阶段的教学则更加重视内容与职业对接度,即实用性,需要简化理论,强化实践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就是自己以后在行业中常用的知识;其次,授课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到课率的直接因素,教师应综合应用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穿插于教学全过程中,传授抽象内容时要联系学生常见的一些生活现象,使其通俗易懂,避免照本宣科;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要尽量风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二教学院系要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体系,搭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齐抓共管的纽带。 课程体系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层次和学习能力,课程考核的方式要不断优化。 湖北省2016年独立学院招收理工科类二本线350分和专科线150分相差200分,此案例2019年1月可以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具有较大差异。 因此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的制定在国家教育准则内要符合学生的层次。 对于专科阶段而言,课程体系更多的倾向于知识要直接与实用,理论要简明与够用,知识与技能对接职业。 例如,专科段的高等数学是否应着重加强微积分的学习?专业理论是全面还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