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和冠心病关系探究.doc

发布:2017-08-27约1.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和冠心病关系探究[摘要]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观察组)和6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对照组)的hs—CRP和Hcy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Hcy试剂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试仪器为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s—CRP为日立7600—020E型全自动生化分析测试,试剂由上海申能德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 1.3 标本采集 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 mL,分别置于有2 mL抗凝剂或无添加剂的试管中并于1 h以内离心后分离血清,所有标本采集后立即上机检测。本院检测Hcy的设备,其设置的Hcy15 mmol/L认为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3]。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管腔狭窄程度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Hcy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与病变血管腔面积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Hcy与冠脉造影检查病变部位血管腔面积相关性分析,观察组病变部位血管腔面积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RP、Hcy水平与血管腔面积呈正相关(r=0.593,P 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本研究将血清hs—CRP、Hcy水平与冠心病及病变部位血管腔面积相关性分析如下: 3.1 血清hs—CRP与冠脉病变关系 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作为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常见的可靠指标[4],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典型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人血液中很难发现。有资料显示,用普通的免疫检测方法检测CRP时,敏感度较差,不能较好地预测冠脉事件的发生。而hs—CRP敏感度极高,hs—CRP检测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反映机体中更微量的CRP水平变化,从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有学者报道,心肌实施冠脉血动重建术可限制炎症的进程,降低 hs—CRP水平[5],所以检测hs—CRP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定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 3.2 血清Hcy与冠脉病变关系 血清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一种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6],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7]。Hcy在氧化过程中产生超氧化物,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8],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续性的收缩,抑制内皮细胞生长,造成动脉内皮细胞的脱落,导致血管内皮发生功能障碍,引起血管壁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现已证实高Hcy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Hcy血症可能与遗传、药物、疾病状态以及其他因素有关,从而影响血Hcy浓度[9],高Hcy浓度对血管内皮具有直接毒性作用[10]。增高的Hcy被认为是一种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氨基酸,能促进血小板激活,凝血和纤溶紊乱,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有研究表明,高Hcy血症能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