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5.2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5.2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学生能够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够识别和运用条件解决问题。
②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策略进行解决。
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时,可能存在逻辑推理困难,难以从条件中找到解题的线索。
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问题的本质,导致解题策略不当。
③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将多个条件综合运用,导致解题过程繁琐或出错。
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或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条件推理的实例图片、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动画演示等。
3.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用于展示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小组讨论,并准备实验操作台,以便进行简单的数学实验或模型构建。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片,如超市购物、公园游玩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如果你们在超市购物,看到一件商品的价格和折扣信息,你们会如何计算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
3.学生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介绍“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释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2.示例演示: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3.学生跟随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共同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
3.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强调解题策略的正确性和逻辑性。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及时反馈。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提出一个需要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的问题,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2.学生演示: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教师和其他学生观察并记录。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进行总结,强调解题策略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应用到其他学科或实际生活中?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跨学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3.学生反馈:学生提出疑问或反馈,教师给予解答或指导。
知识点梳理
1.解决问题的策略概述
-策略的类型:列举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如从条件想起、从结论出发、逆向思考等。
-策略的选择:分析在不同问题情境下选择合适策略的重要性。
2.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定义:解释“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什么,强调其核心在于利用已知条件。
-应用步骤:详细说明运用这一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步骤,包括识别条件、分析条件、运用条件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实例,展示如何应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3.条件识别与分析
-条件的类型:区分条件的不同形式,如文字条件、数字条件、图形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