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
I)、教学内容: 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6---57页。
(II)、教材简析:“让灯亮起来”是鄂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家庭用电”中第一课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电路”,三年级的学生对灯泡、电池、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灯泡的结构及怎样让灯泡亮起来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将这一部分做为教学的重点。发给了学生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让学生自主探究,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了用一根导线、一节电、一个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组装的电路图用卡纸图片形摆在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能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与人合作的精神。III)、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自主探究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2、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能严格按照预测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3、学生能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现成电流的通路。
4、知道通常用的电器工作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5、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6、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7、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试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小灯泡、电池、导线电路拼摆卡一套(电池 灯泡)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昼夜交替的美好,白天我们可以尽情的做任何事情,可是夜晚,当黑夜来临时又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灯
师:嗯,是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师: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灯的世界。(播放灯的图片)师边播放图片边叙述:现在各种各样的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灯不仅可以照明,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的徇丽多彩
生:
师:。
(设计意图:以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用课件播放揭示课题。)
、启发引导,探究问题
1、认识电池
。
问:你发现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电池有正负两极,为后面组装简单的电路做铺垫)
认识的结构
学生描述出灯泡的两个金属触点。
学生边描述,教师边画出灯泡的样子,直到完整画出。
小结:灯泡由金属壳 玻璃泡 灯丝三部分构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行获取知识。学生只有了解了灯泡的外部构造,才能明白 “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从而为后面教 “电路通路”做准备)
课件播放电池、灯泡的结构图,记住他们各部分的名称。
5、探究简单电路
课件出示一个灯泡,一节电池。
你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小组讨论:怎样把材料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认真观察,并把连接的方法用老师准备的器材卡片在记录卡上表示出来 。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激励他们从小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设计意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动手实验,既能使前面的设想得以验证又能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更是小组同学间思维火花的碰撞与交流,在实验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探求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
(六)、板书设计:
18、让小灯泡亮起来
IV)、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三点做得较为突出。
1、巧妙地设计教学步骤,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从知识角度看,三年级的学生对灯泡、电池、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灯泡的结构及怎样让灯泡亮起来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将这一部分做为教学的重点。发给了学生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让学生自主探究,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了用一根导线、一节电、一个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组装的电路图用卡纸图片形摆在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能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学生学习任何学科都是“从做中学”的,而不是听别人如何说的。达芬奇也指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