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实录.doc

发布:2017-12-11约1.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1.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2.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设计实验与动手操作的能力。3.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源、开关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导线、电池、开关、电池盒、小灯泡、灯座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夜晚吗?(播放课件) 夜景中最突出的是什么呢? 看到以上情景,你有什么问题呢? 提出问题:电灯为什么会亮?怎样才能使电灯亮起来? (二)探究活动 师:现在,请各小组把灯泡、电池拆出,放进实验盒,然后把电路板和电池盒整理到空着的抽屉里。 师出示各小组的记录报告:老师发现各小组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了电路,记录的连接图就是电路图,它可以用画实物的方式表示(师展示学生作品),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用这样一种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符号表示电路的方法)。 师:这是科学上一种表示电路的方法,它简单而又清晰。 5 动手组装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1、师:现在认识了电路的特点,我们应用这部分知识来做一个小游戏。(课件出示题目:排除故障)? 2、师:老师这儿有5个手电筒都不亮了,现在请各小组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不亮的原因,并让手电重新亮起来,好不好? 生齐答:好。 教师分发材料。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3、师: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们小组发现手电筒没有电池。安上电池后,手电筒就亮了。 生:我们小组的手电筒没有灯泡。把灯泡拧在这儿,手电筒就能亮。 生:手电筒这儿(指后盖)有一团纸塞着,把纸弄下来,把它拧上,手电筒就亮了。 师:这是后盖。 生:我们小组的开关被胶布粘住了,用剪刀剪下胶布,一推开关就亮了。 生:手电筒的电池装反了,把电池正过来就行。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摇头。 师:听到各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生:手电筒缺少了灯泡、电池,就不亮。 生:手电筒没有灯泡、电池,电池如果反了,开关被粘住了,也不亮。 生:后盖这儿有东西也不亮。 生:缺少了哪一个部分,灯泡也不亮。 师:在使用中,同学们不仅能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更善于通过活动自己来总结知识。同学们请看(放“手电筒剖面”课件,教师说明):没有灯泡,缺少用电器,不亮;没有电池,缺少电源,不亮;电池反了,不能产生电,不亮;没有后盖,铁皮不完整,铁皮相当于导线,缺少电行走的路径,不亮;还要有完好的开关,负责闭合或者断开电路。只有这四部分紧密合作,团结在一起,手电才会发光。这就像我们的小组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才能,合作才会成功。 师:请各小组把器材整理到桌洞里。 1.教师:我们共同合作点亮了小灯泡,你知道电从哪里来的么?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3.师小结:一是源自电池。(出示课件)这是干电池.太阳能电池.银锌电池.蓄电池。同学们知道是谁发明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吗?(出示P32资料卡)二是源自发电站。请同学们观看这是水力发电,这是风力发电,还有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请同学们观看火力发电厂的一段视频。 (四)拓展延伸 关于电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和现象,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用西红柿做一个水果电池,取一根铜丝和铁丝插在西红柿上,把电压表的正负级分别与铜丝铁丝相连,会产生电流。希望你们课后继续探究,还能不能用其他水果或蔬菜制作电池呢?相信你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