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担当家庭责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担当家庭责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担当家庭责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担当家庭责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责任对于家庭和谐和个体成长的意义。
-学会分担家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担家务,包括家庭清洁、烹饪、购物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2.教学难点:
-家庭责任意识的形成: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多次实践和反思来实现。
-家务分配的公平性:引导学生理解家务分配应基于家庭成员的能力、时间和兴趣,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年龄或性别来分配。
-亲子沟通中的冲突解决:学生可能难以处理与父母在沟通中产生的冲突,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沟通策略和解决方法。例如,当学生与父母在是否参与家务上有分歧时,如何通过协商达成共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2.辅助材料:收集与家庭责任相关的图片、图表、家庭生活片段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3.教学辅助工具:准备小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讨论要点和课堂小结。
4.教室布置:设立小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准备若干实验操作台,用于实际家务模拟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视频,让学生分享观看感受,引出家庭责任的主题。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基本知识,如家庭成员的称呼、家庭结构等,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家庭责任的意义:介绍家庭责任的概念,阐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b.家庭责任的体现:通过案例分享,展示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家庭责任。
-举例说明:
a.分享家庭成员分担家务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分担家务。
b.通过亲子沟通的案例,展示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做家务、照顾弟妹等。
b.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承担场景。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家庭责任计划表,包括分担家务、亲子沟通等方面。
b.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家庭责任计划,分享心得体会。
-教师指导:
a.教师巡视各小组,解答学生在设计家庭责任计划表时遇到的问题。
b.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计划表中的关键点,如家务分配的公平性、亲子沟通的技巧等。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学生根据家庭责任计划表,在家庭中实践所学内容,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庭责任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家庭责任的历史与文化:收集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责任的传统观念和现代实践案例,如中西方家庭责任的差异、不同国家家庭结构的变迁等。
-家庭法律知识:介绍与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继承法等,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家庭责任中的角色。
-家庭心理学知识:介绍家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沟通模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和责任。
-家庭经济管理:探讨家庭预算、消费观念等经济管理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合理规划家庭经济。
2.拓展建议:
-家庭责任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以“家庭责任”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责任经历和感悟。
-家庭访问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小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责任担当,并记录下来进行讨论。
-家庭责任实践日志:指导学生记录自己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日常行为,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妹等,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
-家庭责任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家庭责任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的形式加深对家庭责任的理解和表达。
-家庭责任知识竞赛:设计家庭责任相关的知识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