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第2课时同商议 共承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2课时同商议共承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2课时同商议共承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为主题,结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同商议、共承担”的方式,学会与家人沟通,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道德素养和家庭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担当意识和家庭和谐观念。学生将通过参与家庭决策,学会倾听、沟通和协商,培养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通过共同承担家务,增强责任感,形成家庭责任感;同时,通过体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提升构建和谐家庭环境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感受;
②能够合理分担家庭责任,形成共同承担家务的习惯;
③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家庭和谐指数。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打开心扉,真诚地与家人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
②如何指导学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家务,形成公平、合理的分担方案;
③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承担责任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白板、计时器。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
-信息化资源:家庭责任相关视频资料、图片素材、电子问卷。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家庭温馨视频,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家庭做些什么?如何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同商议、共承担”的含义,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庭责任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
4.讲解合理分担家务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结合自身家庭情况,讨论如何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合理分担家务。
2.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会议场景,让学生体验沟通与协商的过程。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和角色扮演,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实践,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除了家庭,我们还可以为其他集体(如班级、学校)做些什么?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八)布置作业(3分钟)
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责任分配表,并坚持执行。
2.下一节课,将分享自己在执行家庭责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家庭责任相关书籍推荐:《家庭责任教育手册》、《和谐家庭建设指南》。
-家庭和谐案例库:收集整理真实、感人的家庭和谐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家庭责任主题电影:《天下无贼》、《亲爱的》等,通过电影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责任和亲情。
-家庭责任游戏:设计家庭责任主题的游戏,如“家庭责任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家庭责任。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家庭责任相关书籍,了解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观看家庭和谐主题电影,讨论电影中的家庭责任问题。
-开展家庭责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经验。
-建立家庭责任实践小组,让学生在家中或社区中开展家庭责任实践活动。
-设计家庭责任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责任分配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组织学生参与家庭责任主题的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责任感。
-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家庭责任教育的专业指导。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担任特定角色,如“家庭环保小卫士”、“家庭安全监督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