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课前准备: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同学们收集了哪些有关城市温度的资料,用温度计显示并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1:
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说一说南京的20摄氏度
三亚呢?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20摄氏度
和三亚比,哈尔滨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呢?
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或20摄氏度,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20”读作正四,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三亚的气温是+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三、展示交流1:
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30℃、-30℃)
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四、合作探究2: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五、展示交流2:
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六、拓展应用:
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同桌之间说一说
教学反思:
五年级
第2课时 负数的认识(2)
教案设计:傅永春 审核:陈伟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例3和例4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简单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出示“学情调查”内容。组长检查本组学案完成情况。
1.读一读,说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30、-5、+12、32、-3、-7、+15
2.自学书上例3。
思考:
(1)从表中你知道些什么?
(2)问: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3)从表中你还知道些什么?
(2)在通常情况下,正数表示( ),负数表示( )。
3.尝试完成试一试。
4.自学书上例4。
思考:
(1)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
(2)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千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确定其中一方向的米数记作正数,则与它相反方向的米数记作( )。
5.尝试完成试一试。
思考:
(1)数轴上的数,0的左边是什么数,0的右边是什么数。
(2)-2接近2,还是接近0?
二、合作探究:
1.组长组织组员小组内交流学案中思考题。组长指名组员回答自学题的答案,其他同学提出疑问或质疑,组内解决。
2.推荐好本小组的发言代表。
3.重点交流试一试中对数轴表示数的理解和试一试中的解答思路。
三、展示交流:
1.小组代表大屏幕前展示自己的学案填写内容。
2.其他小组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加以补充或质疑。
四、矫正反馈:
1.解决练习7~10小题。
独立解答后小组先交流再指名发言。
2.介绍“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是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启发预习:
同学们,数学王国中的“负数”已经是我们的新朋友了,下节课我们要和“面积”这个老朋友聚会聚会,你们还记得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请大家课后自学书7~8页的内容。
教学反思:
五年级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