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麻醉》课件.ppt
*************************************卵巢手术的麻醉手术特点卵巢肿瘤体积可能很大,术中操作可能导致肿瘤破裂和腹腔播散,恶性肿瘤需大范围淋巴结清扫体位管理多采用仰卧位或截石位,大型肿瘤患者仰卧可能导致腹主动脉压迫,需左侧倾斜液体管理大型卵巢肿瘤切除后可能导致第三空间液体回流综合征,需监测血流动力学,调整液体术后镇痛开腹手术疼痛明显,推荐硬膜外镇痛或静脉自控镇痛,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卵巢手术麻醉管理的难点在于肿瘤体积和性质的多样性。良性肿瘤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是首选。恶性肿瘤开腹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可能涉及肠道操作,应做好胃肠减压,防止误吸。术中腹腔冲洗和灌注化疗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吸收和毒性反应。大型卵巢囊肿切除后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密切监测循环状态。术后应重视血栓预防,鼓励早期活动和使用抗凝药物。妇科肿瘤手术的麻醉术前评估重点评估肿瘤分期、营养状况、化放疗史、贫血程度和重要器官功能麻醉策略选择对免疫功能影响小的麻醉方案,如区域麻醉联合适量静脉麻醉术中监测密切监测体温、凝血功能、液体平衡和组织氧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康复管理强调多模式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预防感染和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妇科肿瘤手术的麻醉管理需考虑肿瘤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宫颈癌、卵巢癌等晚期患者常伴有恶液质、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增加了麻醉风险。手术范围广泛,时间长,液体管理是关键。区域麻醉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免疫抑制作用。术中应避免低氧、低体温和低血压,这些因素可能促进肿瘤转移。术后应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促进快速康复。妇科内分泌手术的麻醉常见手术类型妇科内分泌手术主要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功能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腺肌症切除术垂体腺瘤切除术麻醉考虑要点内分泌手术的麻醉特点:激素水平异常对麻醉药物代谢的影响特殊体位(头低位、侧卧位)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手术精细度要求与麻醉深度的平衡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与麻醉选择内分泌疾病合并症的处理妇科内分泌手术通常采用微创技术,全身麻醉是首选。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注意可能合并的胰岛素抵抗和肥胖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慢性疼痛常见,术后镇痛应给予足够重视。垂体手术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血糖水平,警惕尿崩症。术后恢复期应关注内分泌功能变化,如垂体功能低下、性激素水平波动等,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和镇痛方案。产科麻醉的药理学胎盘通过性分布容积增加蛋白结合降低妊娠期生理变化显著影响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血容量增加、分布容积扩大导致脂溶性药物起效延迟,需要增加初始剂量;蛋白结合率下降增加游离药物浓度,可能加强药效;肝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加速药物清除。另一关键因素是胎盘屏障,多数麻醉药物可自由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产科麻醉药物选择应遵循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原则,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依托咪酯、瑞芬太尼等。局部麻醉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药物作用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产科使用剂量特点利多卡因5-10分钟60-90分钟硬膜外:10-20ml1-2%起效快,毒性低,适合急诊罗哌卡因10-15分钟120-180分钟硬膜外:10-20ml0.5-0.75%运动阻滞轻,心脏毒性低布比卡因15-20分钟180-240分钟腰麻:10-12mg作用时间长,心脏毒性高左旋布比卡因15-20分钟180-240分钟硬膜外:10-15ml0.5%心脏毒性较布比卡因低妊娠期对局麻药敏感性增加,剂量需适当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孕激素对神经细胞膜的直接作用,硬膜外静脉丛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以及脊髓液容积减少导致药物浓度增高。分娩镇痛常选用低浓度罗哌卡因(0.0625-0.125%),既提供良好镇痛又保留运动功能。剖宫产腰麻多选择布比卡因,而硬膜外麻醉则首选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局麻药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孕妇更敏感,治疗首选脂肪乳剂。阿片类药物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常用阿片类药物妇产科常用阿片类药物特点:吗啡:脂溶性低,起效慢,适合椎管内应用芬太尼:脂溶性中等,起效快,持续时间中等舒芬太尼:脂溶性高,起效极快,持续时间短瑞芬太尼:超短效,迅速被血浆酯酶水解,胎盘转运少曲马多:弱阿片受体激动剂,呼吸抑制小临床应用阿片类药物在妇产科的主要应用:椎管内联合应用:减少局麻药用量,延长镇痛时间分娩早期镇痛:小剂量静脉给药剖宫产术中:预防牵拉反应,减轻应激术后镇痛:PCIA或硬膜外镇痛妇科手术:平衡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阿片类药物可通过胎盘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