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课件.ppt

发布:2025-04-07约2.5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诊断急性疼痛由冠状动脉血供不足引起的胸骨后疼痛、压迫感或紧缩感1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不足2活动耐力降低心肌缺氧导致的体力活动能力下降3焦虑对疾病、预后和治疗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紧张情绪4知识缺乏对疾病、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认识不足5除上述主要护理诊断外,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还可能存在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水肿和左心衰竭有关)、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和肾灌注减少有关)、组织灌注不足(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自理能力缺陷(与活动能力受限有关)等护理问题。准确识别护理诊断是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基础。护理诊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动态调整,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问题,如急性疼痛和心排血量减少。护理措施:卧床休息1合理体位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一般采取半卧位(头高脚低15-30°),既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又不会显著增加心脏负荷。呼吸困难明显者可采取坐位或高半卧位;休克患者采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15-20°,以增加静脉回流;严禁采用膝胸卧位,以防增加回心血量。2活动限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分型制定活动限制方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24-48小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在24小时内逐渐增加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控制后可适当活动。避免屏气、憋气等动作,预防Valsalva效应。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主动活动,如翻身、肢体活动等。3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压力性损伤、便秘、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预防措施包括:每2小时协助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床上正确排便排尿姿势;必要时使用便器和尿壶;鼓励进行踝泵运动和深呼吸咳嗽练习;高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饮食指导低盐低脂饮食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盐摄入量控制在3-5g/日,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不超过3g/日。脂肪摄入总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30%,饱和脂肪酸7%,胆固醇200mg/日。推荐食用富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深海鱼类等。减少红肉摄入,多食用禽肉、鱼类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少量多餐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避免一次大量进食导致腹部压力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每日进食4-6次,每次食量约占全天总量的1/4-1/6。进餐时避免过热或过冷食物,防止冠状动脉痉挛。餐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对于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饭、面条、蒸蛋等。禁烟限酒坚决戒烟是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必须遵守的原则,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尼古丁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重血管痉挛。酒精摄入应严格限制,男性每天不超过25g纯酒精(相当于啤酒660ml或葡萄酒250ml),女性不超过15g。有心力衰竭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应完全戒酒。护理措施:用药指导用药时间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保证按时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常在早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常分早晚两次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应在晚上服用,因为胆固醇合成高峰在夜间;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应安排12小时无药间期,通常在早晨和午后服用,避免在夜间服用,以预防耐药性。剂量调整教育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需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突然停药可导致反跳现象;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需要减量的常见原因,教会患者测量脉搏和血压,当心率50次/分或收缩压90mmHg时暂停服药并咨询医生;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多种药物剂量,包括低分子肝素、ACEI等。不良反应观察指导患者观察常见药物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引起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黑便等;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乏力、头晕、冷感和勃起功能障碍;ACEI可引起干咳和低血压;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和肝功能异常;硝酸酯类药物常引起头痛和面部潮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但不应未经医嘱自行停药。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焦虑抑郁管理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与不良预后相关。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等工具进行筛查,高分者转介心理医生。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允许患者表达情感;提供疾病相关信息,消除不必要的担忧;教授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引导性想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睡眠改善住院患者常因环境改变、疾病本身和治疗措施而出现睡眠障碍。评估睡眠质量,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