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次声的应用 次声波与动物 现代人们对次声波的应用 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等. 本课我学到了什么? 1、知识方面 2、方法方面 3、能力方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温故知新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结论:发声的物体肯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肯定在发声。 观察:为什么尺振动了,我们却听不到声音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不过首先研究人能听到的声音。 请同学们看书本P21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音调?由什么决定? 2.根据课本,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多少? 3.什么叫可听声? 一、可听声 1.定义: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到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思考:对于定义里的“通常”如何理解? 答:这是因为各个人的听觉限度是不同的,尤其以年龄不同而差异显著。例如,小孩最高可以听到30000Hz甚至40000Hz的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听见的最高频率也降低,50岁左右的人最高只能听见13000Hz的声音,而7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最高只能听见1000~4000Hz的声音。 2.结合前3节内容,思考一下“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首先得有声源。 (2).要有传播的介质。(不能在真空中) (3).响度要大于0分贝。 (4).声音的频率介于20~20000Hz。 (5).人的耳朵要健康。 蝙蝠的传说 二、超声波 1.定义: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利用了超声波? “海豚音 ” 真正的海豚发出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当然还有很多生物是利用了超声波,希望大家课后查阅资料! 鲸鱼也是靠超声波交流的,比海豚的频率稍低 鲸 声呐 回声 人们根据动物利用超声波的例子,发明了声呐(“超声波雷达”),常被用于打捞和勘察海底情况。 声呐利用了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的特点 人们曾经也考虑过用电磁波,光波等来制作海底探测器,但是都没有成功,可是都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光在水里的传播不如超声波来的好,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更远。 这说明了超声波还有个特点:穿透能力强。 根据这个特点人们又有什么应用呢? 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超声波诊断仪(B超) 检查、治疗疾病 现在比较流行的海豚的超声波胎教,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用超声波不仅可以检查胆结石还可以粉碎胆结石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焊接器 这些应用主要利用了超声波的第三个特点: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如果声源一直在移动,那么,在声源前方的声波会被“挤压”而变密,而在声源后方的声波会被“拉长”而变疏。当声波变密时,引起鼓膜振动的次数增多,你就会感到音调变高;反之则音调变低。人们把这一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知识快递 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 目前交警是利用红外线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测定车辆的速度。 2.综上所述,超声波主要具有这几个特点 特点 应用 方向性好 声呐等 穿透能力强 B超等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清洗器等 具有明显的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等 1890年, 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东西都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清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已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 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深海寻凶 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是一种为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海洋之声----次声波.? 三、次声波 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来源: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气压突变都会产生次声波. 3.特点 1.传播距离远 2.容易绕过障碍物 3.无孔不入 4.次声波的危害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5-20Hz)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可以使人感到恐惧,恶心,头晕脑胀,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 据动物学家讲,老虎的吼叫就包含着次声的成分,童话故事中经常提到:小动物听到老虎的吼叫就吓得不敢动了,其实,不时吓得,而是次声使得这些小动物失去了逃跑能力。呵呵信不信由您。 可编辑 可编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