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鄂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陈丹
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鄂教版)第四册。课文主要写了同学们做完功课后来到北海公园划船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初步渗透了生活情趣的教育。课文“我们荡起双奖”的视角,对北海公园的景物进行简洁鲜明的描写,文字优美,语句流畅,很适合背诵、歌咏。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口语表达欲望强烈,对绘画和唱歌有浓厚的兴趣,都喜欢和小伙伴一块外出游玩,课文中所描绘的生活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虽然北海公园学生没有亲自去过,而且缺乏对美景的欣赏意识和能力,但只要引导得当,同样能够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设计理念
力求贴近生活,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景,注重双向互动,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审美,在审美中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情趣。
以学生喜欢的朗诵、绘画、唱歌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即以到北海公园春游为主线,让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起、推、映、轻、悄、愉、唱、完、课、谁、排、幸”等生字,会认“荡、桨、塔、爽、福”等生字。
3、唱一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
4、了解北海公园的特点,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课文
1、欣赏歌曲画面《让我们荡起双桨》。
2、教师简介歌词创作背景:乔羽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来到北海公园,遇见一群小朋友正准备划船,他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坐在小船上荡起双桨,看到水里倒映着白塔,岸边有绿树和红墙,还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小朋友们一边划船,一边高兴的唱歌、说话,这儿美丽的景色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让乔羽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一句句歌词马上浮现在脑海里,他赶快回到岸上,将歌词记录了下来,并邀请著名音乐家刘炽为这首歌词谱曲,也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那首歌。
3、今天就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一块到北海公园去荡起双桨。齐读课题。
二、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把圈划的生字读给同桌听;指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生字卡片。
2、同桌轮读课文,读完后给学会字括词;指名带读词语。
3、四人小组齐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流利;男女生分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同桌讨论一下。
3、反馈讨论情况,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欣赏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北海公园的美丽景色,体会小朋友们的愉快心情。
(1)第一节重在色彩的鲜明;
(2)第二节重在人鱼的和谐;
(3)第三节重在对生活的热爱。
(三)品读课文
1、小结全文:夏天的傍晚在北海公园划船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可爱的小鱼悄悄地听我们愉快的歌唱,迎面还吹来了凉爽的风。让我们一块去感受着幸福的生活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再现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课文: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课后完成:把课文背或唱给爸爸妈妈听;学习课文的格式用自己的业余生活填词;查阅关于北海公园的图文资料介绍给同学。
第二课时
一、重温课文
1、背诵课文。
2、歌唱自己的业余生活。
3、介绍北海公园。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给生字括词。
2、自主识记生字。
3、指名识记生字,相机提示难点。
4、教师范写“起、推”,强调占格要领。
5、学生描写、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6、评讲学生作业。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白塔
阳光
绿树 凉爽的风 幸福的生活
鱼儿
红墙
课后反思
2 友谊桥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顾珊
教材分析:
《友谊桥》选自鄂教版教材《语文》第四册。课文主要写了一群蜡笔娃娃都认为自己用途最大,只说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后来一起合作画了一幅画,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很大。初步渗透了友情的情感教育。课文中的蜡笔娃娃们用他们五彩的蜡笔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就是他们的友谊桥。课文文字优美,语句流畅,人物对话生动形象,适合表演朗读。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十分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十分强烈,活泼好动,这篇以蜡笔娃娃为主人翁的课文特别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生活在学校班级这个大集体中间,能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在和同学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