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脑血管病基本知识健康教育.ppt

发布:2019-05-09约1.07万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科处理 防止再出血: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推迟血块的溶解,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常用药物: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 内科处理 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 钙通道拮抗剂可减轻血管痉挛引起的临床症状. 常用有尼莫地平,尼莫同,西比灵 内科处理 脑脊液置换疗法: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每次缓慢放出10-20ML,每周2次,可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放出血液及分解产物,降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生率。但须注意诱发脑疝、颅内感染、再出血的危险性 内科处理 手术或介入治疗:是去除病因、及时止血、预防再出血及血管痉挛、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 预后 约12%动脉瘤所致SAH患者发病后尚未接受治疗即死亡,20%患者死于入院后,再出血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SAH急性期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已使总死亡率由50%降至33%。 预后与病因、年龄、动脉瘤的部位、瘤体大小,出血量,血压升高和波动,有无并发症,治疗及时与否,手术或介入时机选择有关。 护理问题及措施 1、头痛 —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及脑血管痉挛有关。 (1)、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焦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缓慢深呼吸及引导式想象等方法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脱水、止痛药物。 护理问题及措施 (3)、观察头疼的程度、伴随的症状。 (4)、使用钙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尼莫同, 可减轻血管痉挛引起的症状。 护理问题及措施 2、潜在生命危险—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可能 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4-6周,卧床期间禁止起坐、洗头、沐浴、如厕及其他下床活动。(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探视。(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诱发因素。 护理问题及措施 (4)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及头痛呕吐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发现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等应及时通知医师。 (5)高维生素高纤维营养丰富的饮食,防止便秘。 (6)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者给镇静剂,用好护栏,防止坠床。 护理问题及措施 3、睡眠形态紊乱 — 与头痛有关,与恐惧有关,与环境改变有关。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恐惧心理 适当给止痛药及镇静剂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尽量满足病人以往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 护理问题及措施 4、焦虑 — 与疾病知识缺乏,对预后悲观失望有关。 做好入院介绍,并介绍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 创造安静无刺激的休息环境 给予止痛剂减轻头痛 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提出有关疾病的问题 告知病人预后良好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时间,多见于发病后2-3周。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免再出血,一般需要卧床4-6周,包括上大小便。 2、(1)讲解再出血的诱发因素:(1)咳嗽、打喷嚏。(2)情绪激动,如大喜、大悲、愤怒等。(3)便秘、用力大便。(4)突然用力,如搬重物等。 健康教育 3、告诉病人及家属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及方法 (1)便秘时用力大便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诱发因素,所以病人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突然用力。 (2)注意多食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香蕉、芹菜,菠菜、韭菜、蜂蜜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下腹部从右侧向左侧作环形按摩有助于排便。 (4)必要时遵医嘱给缓泻剂,如口服果导片、番泻叶代茶饮等。 检查(一):腰穿 介绍腰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目的:(1) 可观察脑脊液的变化,是诊断、治疗的依据之一。 ( 2) 脑脊液置换,可减轻对脑膜的刺激并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 3 预防血液的有形成分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2)注意事项:腰穿后去枕平卧4-6h,以防出现低颅压综合症。 检查(二):CTA CTA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 如果是急、危重患者需临床医务人员陪同。 需空腹4小时以上,可饮水。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口服双胍类药物者,需停药2天后再行检查。 请携带:欧乃派克100ml 一瓶、生理盐水100ml 一瓶、3M敷帖一张、BD留置针18G一只、BD导管冲洗器5ml一个、一次性7号针头一个。 检查前需确保帐上费用余额大于检查费用,按预约时间提前10分钟到检查科室登记排队。 检查后 患者回病室时,安置好患者。 瞩患者多饮水,大于15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检查(三)DSA 1、目的: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脑血管畸形等。 2、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进行常规备皮、碘过敏试验。(2)做好心里护理,解除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