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国际贸易础与政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对象:产品(实际资源)的跨国流动—贸易 目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1)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不涉及货币因素 相对价格 Px/Py 简单的模型分析 2×2 2×2×2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2)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 产品市场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2) 机会成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2)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3) (二)消费者均衡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4) 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 MRT=Px/py MRS=Px/py Xc=Xp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4)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4) (二)国民供给与国民需求曲线 (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差异为先决条件的。 相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5)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 MRT=Pwx/Pwy MRS=Pwx/Pwy Pwx(Xc-Xp)=Pwy(Yp-Yc)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5) (二)国际均衡价格 一国过剩需求(供给)等于另一国过剩供给(需求)时,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国际均衡价格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5)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贱买贵卖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