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泥姑娘》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泥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帮助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听说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泥姑娘》,相信大家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揭示课题。)
从谈话直接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初读识字。
l.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把生词读给同桌听,相互提提意见。
3.教师指名或开火车抽读生词卡检查认知情况。
刮风、年纪、以致、掩盖、浑身、软绵绵、渗进、硬朗、沾满、皮肤
4.理解词语“以致”、“掩盖”回到文中理解;
师问: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学生可能问“翩翩起舞”,做动作理解;“谛听”,查字典理解“谛”的意思;“毛毛糙糙”可问:什么东西是毛毛糙糙的?“溶解”,可通过课件演示水溶解的过程。
5.指导书写: 致与到对比记忆
6.再读课文,这一遍要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扫清生字障碍,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
师:读完课文后,想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泥姑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舍身救小蜜蜂的故事。)
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泥姑娘,谁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复习导入,使孩子们不仅回忆了以前学过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师:请同学认真读课文,想想泥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画下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再美美的读一读吧。(自读-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可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文中句子)
泥姑娘很可爱,从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泥姑娘很有爱心,从3-4自然段看出来的。
泥姑娘很勇敢、很坚强,从5-7自然段。
师重点提问:“泥姑娘楞了一下”她在想些什么?“是什么力量让她又冲进暴风雨中呢?”“挣扎着 爬起来”、“艰难地爬回到屋里”都在想些什么?如果此时你发现泥姑娘在救小蜜蜂,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师总结:顽强的泥姑娘忘记了自己是用泥做的,她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第二天早晨,小蜜蜂醒来,此时的小蜜蜂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指导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3.你佩服泥姑娘吗?你佩服她什么?(学生表达对泥姑娘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达到情与情的交流,感情的碰撞。这样的气氛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式,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随情入境。
精彩的总结唤起孩子和教师的共鸣,同时也打动了孩子们童贞的心灵。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一步懂得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去爱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师:泥姑娘变成了一堆湿漉漉的泥,难道就这样永远离开我们吗?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来续编一下这个故事吧!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去体会爱,体会爱的伟大。另外,也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再次升华,提高学生的想象和写作的能力。
四、拓展欣赏。
师:老师这还有一位和泥姑娘一样善良的雪孩子课件出示《雪孩子 》的动画片。
师问: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学生谈想法)
五、结语:
无论是泥姑娘还是雪孩子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应该怎样做?
附送:
2019-2020年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湖滩上,有一对天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通过反复的情感朗读,感悟诗歌的含义,品味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诗情美。3、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更多的了解天鹅,通过对诗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天鹅、对动物的关爱,也体会到天鹅的快乐和动物对人类的爱,让孩子们自觉地去保护动物,热爱自然。。
二、预习安排
学生搜集有关天鹅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组美丽图片,你们高兴吗?那就请你们瞪大眼睛仔细欣赏吧!(课件出示天鹅的图片组合配有音乐)
2、你们认识画面中的主角是谁吗?
3、对于天鹅你都了解到它的什么?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天鹅的材料在小组内展示一下吧。
4、谁来说一说你对天鹅的了解?
5、关于天鹅的哪些资料。(课件出示资料夹)
6、天鹅真的是非常的美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