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同步训练)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十二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无效合同?
A.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B.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合同内容不明确,但双方当事人能够协商一致
2、某市某公司因拖欠工人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公司可以暂时停工,等资金周转后再支付工资
B.公司可以拒绝支付工资,因为工人没有提供劳动证明
C.当地政府应积极介入,依法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D.工人可以通过暴力手段要求公司支付工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的遗产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以下关于继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B.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C.两者在继承过程中可以同时并存
D.遗嘱继承只适用于无子女的成年人
4、在财产交易中,诚信是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以下行为中,体现诚信原则的是:
A.在签订合同时故意隐瞒标的物的瑕疵
B.在交易过程中故意夸大商品的性能
D.在交易过程中故意拖延履行合同义务
5、根据我国法律,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
A.偷窃他人财物
B.损坏他人财物
C.依法纳税
D.借用他人财物后不归还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下哪种行为符合诚实守信的原则?
A.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
B.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C.依法纳税,诚实经营
D.故意拖欠货款,逃避债务
7、在《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成立的表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合同
B.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并交付标的物
C.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并支付定金
D.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并履行完毕全部合同义务
8、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消费者权益?
A.安全权
B.知情权
C.选择权
D.选举权
9、在市场经济中,以下哪项行为符合诚信原则?
A.低价倾销,以次充好
B.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C.公平交易,明码标价
D.强迫交易,收取高额手续费10、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A.未经授权,复制他人作品
B.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商标
C.公开他人商业秘密
D.购买他人专利产品
11、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消费者的权利?
A.安全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盗窃权
12、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立业之基。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企业的诚信经营?
A.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B.公平交易,明码标价
C.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D.拖欠供应商货款,逃避债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华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一天,小华的学校组织了一次“诚信经营”的主题班会,小华在班会上分享了他父亲的经营理念,并说:“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材料二:小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网上购物时发现了一件价格非常实惠的商品,但卖家要求先支付货款。小李有些犹豫,因为他担心遇到诈骗。在经过一番思考和咨询后,小李决定不支付货款,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一涉嫌诈骗的行为。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护创新成果和促进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请简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小李在面对网络购物风险时的正确做法。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第二题:
阅读材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财富也日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财富,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以下是一段关于财富中的法与德的材料:
材料一: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小明知道,父亲的财富是通过辛勤努力和诚信经营得来的。小明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深知财富背后的法律和道德意义。
材料二:某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生产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最终,这家企业被依法查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材料三:张先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他经常捐款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父亲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1)辛勤努力是财富的源泉;
(2)诚信经营是财富的基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