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001].docx

发布:2025-04-22约4.2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人生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树立自信,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法律意识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道德品质素养:培养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5.自我认知素养: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提升自我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和掌握人生态度的内涵,认识到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②学会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掌握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包括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够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生活实例相结合。

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③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人生态度概念。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探讨如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与人生价值观相关的视频、图片,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人生不同阶段态度转变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物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的?你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生成功有何作用?”

3.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理解人生态度的内涵:介绍人生态度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2.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

3.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介绍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方法,如积极面对挫折、坚定信念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分享各自的观点。

2.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问学生,如“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邀请几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

2.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3.学生分享: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2.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做贡献。

教学时长:45分钟

备注:本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凸显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实现教学双边互动。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优秀人物传记:推荐阅读一些优秀人物的传记,如《乔布斯传》、《马云传》等,通过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学生可以学习到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热点分析:选取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如环保、科技创新、社会公益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背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探讨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电影与纪录片:推荐观看与人生价值观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如《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等,通过艺术形式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拓展建议:

-阅读推荐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人生价值观相关的书籍,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通过文学作品感受人生的多样性,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快乐,从而加深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开展主题班会: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