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 第五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受压构件构造要求
5.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5.5 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N与M 的关心
5.6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7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 述
受压构件分为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
(a) 心受压 (b)单向偏心受压 (c)双向偏心受压
述
受压构件(柱)往往在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
产生破坏,往往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
实际工程中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是没有的。
我国规范对偏心很小可略去不计,构件按轴心受压
计算。
v在实际结构中,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几乎是不存
在的。
v通常由于施工制造的误差、荷载作用位置的偏
差、混凝土的不均匀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初
始偏心距。
v但有些构件,如以恒载为主的等跨多层房屋的内
柱、桁架中的受压腹杆等,主要承受轴向力,可近
似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5.1 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一、截面形式和尺寸
v采用方形或矩形截面,也有圆形、多边形和环
形截面。
v偏心受压采用矩形截面。尺寸较大的截面,也
可采用T形、工字形截面。
v截面长边布在弯矩作用方向。
v截面尺寸不宜过小,边长‡250mm。
v长短边比值1.5~2.5。
v截面边长£ 800mm,50mm为模数,边长
800mm,以100mm为模数。
v为了避免长细比过大,要求
l0 l0
30 25
b h
二、材料
v混凝土
受压构件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C30-C40
v钢筋
受力筋一般用HRB335、HRB400
构造筋一般用HPB300、HRB335
三、纵向钢筋
v作用:①协助混凝土受压;②承担弯矩;
③形成钢筋骨架;④ 防止脆性破坏
v常用HRB335 级、HRB400 级。不宜用高强钢
筋,不宜用冷拉钢筋。
v直径‡12mm,常用直径12~32mm 。
v现浇 纵筋净距‡50mm,最大间距£300mm。
长边‡600mm,中间设10~16mm纵向构造钢
筋,间距£500mm;
v受压钢筋数量不能过少;
受压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满足最小配筋率
的要求,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5%~
0.6%,一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
v经济配筋率:
轴心受压构件:配筋率取0.5%~2.0%
偏压受压构件:
轴向力偏心率较小 ,总配筋率0.5%~1.0%
轴向力偏心率较大 ,总配筋率1.0%~2.0%
v纵筋不宜过多,任何情况下总配筋率不超过5.0 %。
四、箍筋
v作用:
①阻止纵筋受压向外凸,防止混凝土保护层剥落;
②约束混凝土;
③抗剪;④提高柱的延性。
v箍筋应为封闭式。
v纵筋绑扎搭接长度内箍筋要加密。
v箍筋直径:
① d 6mm
d
② d s
4
v间距
① s 400
② s b
③ s 15 d
v纵筋绑扎搭接长度内箍筋要
加密。
v柱中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3%,箍筋满足:
d 8mm
s 200
s 10 d
v箍筋不得有内折角;
v当柱截面大于400mm,纵向受力钢筋多于3根;
或:当柱截面小于400mm,纵向受力钢筋多于4根;
应设置复合箍筋。
v基本箍筋和附加箍筋
v截面有内折角时箍筋的布置
5.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
1、短柱
试件为配有纵筋和箍筋的短柱;
受力过程:
柱全截面受压,压应变均匀。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压应变保持一样。
荷载较小,混凝土和钢筋应力比符合弹模比。
荷载加大,应力比不再符合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