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混凝土2.pptx

发布:2025-03-13约2.18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

CONCRETE;第六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确定原则

及方法;1.水灰比;确定水灰比的方法:;根据强度公式计算水灰比:

式中fh——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e——水泥28d的实测强度,MPa;

A,B—回归系数,与骨料品种、水泥品种有关,其数值可通过试验求得。;2.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注:①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采用粗砂则可减少5~10㎏。

②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3.含砂率;砂率的确定方法:;(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预先检验,合理选择,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指标;

(1)水泥品种、品质及等级;

(2)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

(3)石子的最大粒径及级配;

(4)如掺用外加剂,则包括外加剂的品质和技术指标;

(5)如掺用掺合料,则包括掺合料的品质和等级;

(6)水泥的密度,砂石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吸水率等。;3.初步配合比的计算;;初步计算配合比;如何得到?值;确定水灰比

根据强度计算;计算水泥用量(C)

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得出的水泥用量还应大于下表规定的最小水泥量。如算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表规定值,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计算砂、石用量;1)绝对体积法

;(2)假定表观密度法(质量法);4.试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调整和易性的方法;基准配合比;5.检验强度耐久性,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三)施工配料单的计算;(2)骨料含超逊径颗粒时

校正量=(本级超径量+本级逊径量)-(下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施工配料单的调整

施工过程中各方面条件发生变化时,参照表5-15进行调整。见教材P96。;配合比设计作业;补充1:掺减水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节约水泥为主要目的的配合比设计;3.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为主要目的的配合比设计;补充2: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评定;一、混凝土强度概率的正态分布;;二、混凝土强度的统计参数及质量均匀性;(2)标准差(SN);(3)离差系数(Cv);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评定;三、强度保证率(P);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的计算方法为:首先根据混凝土设计等级(fd)、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σ)或变异系数(Cv),计算出概率度(t),即

强度保证率P(%)就可由正态分布曲线方程积分求得,即;但实际上当已知t值时,可从数理统计书中的表内查到P值。(表5-19)

工程中P(%)值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N0与试件总组数N(N≥25)之比求得,即;四、混凝土配制强度;;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2000):

式中 fh——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d——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σ值可按表5-21或5-22取值。;五、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图;六、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一)、统计方法评定;统计方法评定;1.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

当前检验批混凝土合格性判定;(一)、统计方法评定;(二)、非统计评定方法;七、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定;第八节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水泥浆强度;水泥浆的用量;

轻骨料颗粒本身的强度(或筒压强度);骨料的颗粒级配;

施工质量等。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强度等级和密度等级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还应满足耐久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同时应考虑集料吸水率的影响。;第九节碾压混凝土;;第十节其它品种混凝土;一、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达到高性能的技术手段:;二、水下浇筑(灌注)混凝土;普通水下浇筑混凝土

——将普通混凝土以水下灌注工艺浇筑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常用导管法和泵压法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可以在水下浇筑的、不会像普通水泥混凝土那样在水的作用下集料与水泥浆发生分离的新型混凝土。

主要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下不分散剂及其他一些外加剂(减水剂)等。

;三、喷混凝土;四、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五、防辐射混凝土;配制防辐射混凝土时,宜采用胶结力强、水化热较低、水化结合水量高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最好使用硅酸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