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混凝土1.pptx

发布:2025-03-12约4.89千字共1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

CONCRETE;第一节概述;一、混凝土的分类;2.按用途分:

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热混凝土……

3.按施工方法分

碾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二、混凝土的特点;三、混凝土的组成及各组成材料的作用;四、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五、混凝土的应用及发展;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以保证能获得良好的浇灌质量;混凝土拌合物凝结硬化以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并应具有必要的耐久性。;W

C

S

G;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1.流动性;2.粘聚性(抗离析性);3.保水性;(二)和易性的指标及测定方法;将混凝土分层插实;装满刮平,向上垂直提起,混凝土因自重下落,下落高度(mm)——坍落度。

流动性——坍落度

粘聚性——用捣棒在坍落体的两侧轻轻敲打,若混凝土体不倒塌、崩裂,而是下沉——合格。

保水性——底部没有稀浆流出或很少——合格。;根据流动性大小,混凝土可分为:;2.维勃稠度法(VB法);(三)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填充砂石的空隙

(2)包裹砂石起润滑作用

W/C不变,W↑,浆越多→流动性↑

浆过多→流浆、泌水,粘聚

性、保水性↓,不经济,且

对强度、耐久性不利。

水泥浆数量少→流动性小→不密实;过少崩溃→粘聚性差→影响硬化后的性质

水泥浆数量适量→满足流动性的要求且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选择

;原则:以达到要求的流动性为准,不可任意加大。

**提示:实际工程中,为增大流动性而增大加水量,必须保持W/C不变,同时增加水泥用量。;2.含砂率;2.含砂率;;因此,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P56图5-2,图5-3)

在W/C,C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保持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的前提下,获得最大流动性的砂率。

W/C一定的条件下,当混凝土拌和物达到要求的流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时,水泥用量最省的??率。

应通过试验找出最佳(合理)砂率。也可参照下表选用。;注:①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

②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③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Lowslump;3.水泥浆稀稠;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在小的范围内变化对混凝土的流动性的影响不大。

原因:

当W/C较小时,水泥浆较稠,但粘聚性较好,可采用较小的砂率值,流动性可增大。

当W/C较大时,水泥浆较稀,需要采用较大的砂率值,流动性的下降就抵消了稀浆造成的流动性的增大。;需水量(恒定用水量)定则:;?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根据骨料的品种与规格及要求的流动性,参考下表选取(水灰比:0.40~0.80)。;4.其他影响因素;(四)和易性指标的选择;注:①本表系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的坍落度,采用人工捣实其值可适当增大;

②需配制泵送混凝土时,应掺外加剂,坍落度宜为120~180㎜。;提高和易性的措施;二、混凝土拌和物的凝结时间;三、混凝土的强度;1)主要依赖于水泥浆体的强度和水泥浆与骨料界面的粘结情况;

2)与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密切相关,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3)包括抗压、抗拉、抗剪、与钢筋的握裹强度等。;混凝土抗压强度;(一)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也可以按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尺寸而选用不同的试件尺寸。但在计算其抗压强度时,应乘以换算系数,以得到相当于标准试件的试验结果。

(对于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换算系数为0.95;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换算系数为1.05)。

;②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③强度等级;2.轴心抗压强度(fcp);3.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水灰比;;正常水泥水化仅需水泥用量23%的水量(W/C=0.23)。

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有较好的流动性,加入的拌合水量一般为水泥量的40~70%。(W/C=0.4~0.7)

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中留下了许多孔隙,使混凝土的实际受力面积下降。

形成应力集中。

混凝土强度降低。;水灰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强度就愈高。但是,如果水灰比太小,拌合物过于干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无法保证浇灌质量,混凝土中将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也将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呈曲线关系,而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呈直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