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经典力学局限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几乎仅靠单枪匹马之力引发的。他就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当研究有关光的问题时,用经典物理的理论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 第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物理学史上的三大发现 : 伦琴发现X射线、 汤姆生发现电子 、 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线 ,使物理学的研究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世界.人们发现,微观粒子所表现出的现象用经典物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大胆提出了量子的观点,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又将量子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现代量子力学理论. 6.6 经典力学局限性 经典力学体系: 经典物理学体系: 经典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等。 1、伽利略发现: 惯性定律、 自由落体规律、 力学相对性原理。 2、第一次比较完整表述了惯性定律。 3、解决了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4、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5、牛顿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 一、经典力学的发展过程及伟大成就 自从17世纪以来,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宏观、低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包括天体力学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从地面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大气的流动到地壳的变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输送机械;从自行车到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其:从投出的篮球到发射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从而证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但是,经典力学也不是万能的,像一切科学一样,它没有也不会穷尽一切真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像一切科学理论一样,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那么经典力学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有怎样的局限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直到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才发现经典物理存在局限性. 二、从低速到高速: 这就需要有人创立新的理论。 1、牛顿的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 (1)同时的绝对性 (2)时间间隔的绝对性 (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例:超新星爆发的持续时间: 而实际是:2年!? 牛顿认为是:25年。 { 时间t、长度L和质量m这三者都与参考系选取及物体运动速度v无关。 牛顿 2、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认为: 时间t、长度L和质量m这三者都与参考系选取及物体运动速度v有关。 (a)不同惯性参考系,物理规律相同 (1)、两条基本假设: (b)任何惯性系,光速不变 (a)同时是相对的 (c)运动尺变短 (d)运动的物体质量会变大 (2)、狭义相对论结论:在物体速度大小接近光速时,会出现 (b)运动钟变慢 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尺子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变短。 式中m0、l0、t0是物体静止时的量,m、l、t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 光速 同时 时间与空间 质量 经典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相对的 绝对的(不变) 绝对的 与运动无关,绝对的 与运动无关,不变的 相对的 与运动有关,相对的 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对比: 例如:(1)v=0.8c时,物体的质量约增大到静止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 (2)如地球以v=30k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质量增大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经典力学完全适用。 可见,当v<<c时,m≈m0;当v趋近于c时,m趋近于无穷大。因此,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经典力学完全适用;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 结论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 (2)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用于强引力情况。 伦琴发现X射线 汤姆生发现电子 贝克勒耳发现 天然放射线 三、从宏观到微观 宏观领域 微观世界 直到普朗克创立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 理解:经典物理对物理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了重点总结,它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相对论和量子论则适用于微观高速粒子的运动。 因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 结论2: (1)对于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2)对于微观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学。当普朗克常数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四、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算,行星的运动轨道应该是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