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授课时间: 4月29日 ~ 5月 3日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了解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3、知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知道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一切科学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新的理论会不断完善和补充旧的理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牛顿力学适用范围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的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各宇宙速度大小是多大?各宇宙速度的意义是什么?
2.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自从17世纪以来,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证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但是,经典力学也不是万能的,向其它科学一样,它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自己的局限性。那么经典力学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有怎样的局限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3.新课内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阅读时考虑下列问题[用投影片出示]:
1、经典力学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例说明。
2、经典力学在哪些领域不能适用?能说出为什么吗?举例说明。
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自己概括一下。
4、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否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应该怎样认识?
5、怎样理解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话“科学总是从正确走向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上面的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教师活动:待学生阅读教材后,倾听学生代表的发言,和其他学生一起点评、补充。
点评:可能学生回答的不完整,甚至很幼稚,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同学之间甚至可以争论,在相互讨论中,明辨真理,掌握知识。
[学生A]经典力学在微观领域和高速运动领域不再适用;在不同参考系中不能适用;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经典的引力理论也是不适用的。
[学生B]因为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在运动时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还具有波动性,经典力学不能说明这种现象,所以它不再适用,同时在高速运动领域,由于物体运动速度太快,要导致质量发生变化,而经典力学认为质量是不变的,所以经典力学在高速运动领域内也不再适用.
[学生C]从上面分析知: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
教师总结:从上面讨论可知,经典力学在微观领域、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不再适用.那么对这些领域的问题又应如何研究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近代物理知识。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间隔(长度)s、时间t和质量m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一根尺子静止时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分钟不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和运动时的质量一样.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到了19世纪末,面对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经典力学遇到了困难.在新事物面前,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于1905年发表了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创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指出:长度、时间和质量都是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变化的.长度、时间和质量随速度的变化关系可以用下列方程表达式:
l=l0
t=
m=
上式中,各式里的v都是物体的运动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l0和l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沿速度方向测得的物体的长度;t和t0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的系统中测得的时间;m0和m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测得的物体质量.
但是,当宏观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vc),则上面的一些结果就变为l≈l0,t≈t0,m≈m0,因而对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使用牛顿定律来处理问题,还是足够精确的.
继狭义相对论之后,1915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使人类对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统称为相对论.
板书设计 :
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经典力学的使用领域
低速
宏观
弱引力
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