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教学案.doc

发布:2017-05-08约2.51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预习: 1.同学们在生活中都钉过钉子吧,用锤子分别将一根水泥钉钉入沙地、木块和墙壁中,我们在用钉子钉 时最轻松,而用钉子钉 时,需要将锤抡的很高,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钉子钉进去,那么,我们把锤子抡得高, 用很大力的目的是什么呢? 。 2.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探究“物体的运动与阻力的关系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试想一下: ⑴如果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不同的高度滚下的话可能会怎样? ; ⑵如果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滚下又会怎么样呢? 。 3.什么是能量?如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4.影响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 5.请参考书P32实验,制作一个跳卡,并带到课堂上比一比,看谁制作的跳卡跳得最高。 6.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能量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均力敌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4.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预习交流: 1.相互交流预习中的困惑。 2.在预习过程中,所做的小实验成功了吗?从中得到了什么?、 三、互动突破: (一)能量 定义: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 ,那个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1、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2、如何判断一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 (二)动能 定义:运动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这种物体 而具的能称为动能。 活动一: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能些因素有关 观察与思考:小车从斜面滚下,撞到水平面上的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来表示小车具有的 大小。 1、观察P31图12-5,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面处由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这是控制 ,改变了 ,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2、观察P31图12-6,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沿斜面 滚下,看哪次能把木块推得远, 这是控制 , 改变 ,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关系。 3、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4、生活中还有哪能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 (三)势能 定义:势能包括 势能和 势能。其中物体由于 而具有能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能称为重力势能。 活动二: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比一比:看谁制作的“跳卡”跳的最高,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论: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做功,物体了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利用弹性势能来工作的? 活动三:摸拟打桩 观察与思考:将“重锤”举高至“桩”的正上方,让其自由落下,将“桩”打入沙中。通过“桩”陷入沙中的深度来表示“重锤”具有的 大小。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要想让“桩”打的更深一些,我们可以将举得更 些或使“重锤”质量更 些。 2、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上述两个因素的关系。 4、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四、总结提升: 五、当堂训练: 1.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前一句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