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工程学院)王凤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振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学时 学分:2
适用专业课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机械振动的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规律学生从而有效地消除或隔离振动,同时尽量利用机械振动积极的一面的和1)了解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的自由振动;减幅系数;阻尼对自由振动的影响;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的强迫振动;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掌握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的求解;用能量法计算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的强迫振动;隔振原理及其应用;
(3)熟练掌握固有频率的计算;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
重点:固有频率的计算;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
难点:固有频率的计算;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
3.两个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1)了解广义坐标和主坐标的概念;有阻尼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二自由度振动系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实例;
(2)掌握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无阻尼的强迫振动;无阻尼吸振器;
(3)熟练掌握位移方程和柔度系数的计算。
重点: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位移方程和柔度系数的计算。
难点:位移方程和柔度系数的计算。
4.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1)了解多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实例;
(2)掌握作用力方程与刚度影响系数的表达;位移方程与柔度影响系数的表达;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3)熟练掌握刚度矩阵、柔度矩阵的计算;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重点:刚度矩阵、柔度矩阵的计算;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难点: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5.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振动
(1)了解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类、物理性质及实例;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方法;
(2)掌握等价线性化法、多尺度法与渐近法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原理;
重点:用等价线性化法、多尺度法与渐近法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
难点:用等价线性化法、多尺度法与渐近法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
三、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
1.参考教材:
[1] 闻邦椿等. 机械振动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2.参考资料:
[1] 刘延柱等.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四、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
(一)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性质: 考查 课程考核方式: 开卷 课程考核时间: 100分钟 卷面满分: 100分 (二)考核内容
1.绪论
基本考核内容:简谐振动及其表示法。
重点考核内容:各种弹性元件的刚度特性及刚度计算。
2.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基本考核内容:用能量法计算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
重点考核内容:固有频率的计算;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
参考内容: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的求解。
3.两个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基本考核内容:二自由度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重点考核内容:位移方程和柔度系数的计算。
参考内容:广义坐标和主坐标的概念。
4.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基本考核内容:作用力方程与刚度影响系数的表达;位移方程与柔度影响系数的表达;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重点考核内容:刚度矩阵、柔度矩阵的计算;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计算。
参考内容:多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
5.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振动
基本考核内容:等价线性化法、多尺度法与渐近法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原理。
重点考核内容:用等价线性化法、多尺度法与渐近法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
参考内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类、物理性质及实例;求解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试题内容所占比例:
试题内容所占的比例为:重点考核内容≥60%,基本考核内容≥25%,参考内容≤15%。
2.试题难易分值分配:
难易试题所占比例为:极易约5%,较易约25%,中等难度约35%,较难约30%,高难度约5%。
3.客观题占30-40%,主观题占60-70%。
4.试题覆盖面:应在80%以上。
5.试卷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90%,平时成绩占10%。
五、有关说明
1.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
2.本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可以根据本学科发展动态做不多于5%的调整。
3.本教学大纲由王凤兰执笔,叶旭明审核。
六、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
机械振动 mechanical vibration
减震器vibration stopper: 惯性力 inertial force 惯性力矩 moment of inertia ,shaking moment
广义坐标 generalized coordinate
振动 vibration 振动力矩 shaking couple 振动频率 frequency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