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ppt课件第五章 呼吸.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呼 吸;主要内容;目标透视;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第一节 肺 通 气
概念: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吸气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大
吸气肌舒张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
;2.呼吸运动的类型:
(1)按用力程度分类:
平静呼吸:安静时的呼吸。
吸气:主动过程
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
吸气:主动过程
呼气:主动过程
;(2)按呼吸肌参与分类:
腹式呼吸 膈肌活动为主,胸壁起伏明显。
胸式呼吸 肋间外肌活动为主,腹壁起伏明显。
混合式呼吸
(3)呼吸频率:(安静时)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 吸气开始
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停止
呼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 呼气开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肺内压
胸内压
呼吸气量;2、 胸内压
(1)概念: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2)测定方法:
间接法: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
直接法:;肺回缩;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
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②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③有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吸)。;胸内压的生理意义:; 小结: 呼吸运动(原动力)
胸内压变化(间接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
肺通气
;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弹性回缩力:1/3
肺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通气的阻力 (70%) 胸廓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 (30%)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对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而产生的回位力。
顺 应 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展性。
弹性阻力小,容易扩展,顺应性大
弹性阻力大,不容易扩展,顺应性小;1、肺弹性阻力;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活性物质产生: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表面活性物质作用:;
②防止肺水肿。
③ 减小吸气阻力,
防止肺不张。;;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胸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3、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影响弹性阻力的因素:
①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吸气困难。
②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破坏→肺回缩力↓→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呼气困难。
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好。
③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内占位病变等原因→弹性阻力↑(顺应性↓)→但引起通气障碍的情况较少。 ;(二) 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
⑴气道阻力特点:
①只在呼吸运动时产生;
流速快→阻力大
②与气体流动形式有关:
层流→阻力小
湍流→阻力大
③与气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R∝1/r4) ; 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