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系统下 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呼 吸 全 过 程 组 织 换 气 细胞内 氧化代谢 肺 换 气 气体运输 肺通气 O2 CO2 外呼吸 气体的运输 内呼吸 * 二 、几个名词 呼吸:外界环境与机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吸气、呼气 器官:呼吸道 气体交换的通道 肺 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膜 气血屏障 呼吸肌 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 * 2、胸膜腔与胸内负压 胸膜腔 胸内负压:⑴有利于肺扩张⑵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 三、肺通气的原理 1、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 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 4、肺通气的动力 3、肺通气 肺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原 动 力 呼吸肌 直接动力 肺内压周期性↑/↓造成压力差(肺内压-大气压) * 5、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 包括肺的弹性阻力(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胸廓弹性阻力 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稳定大小肺泡的容量、防止肺不张、保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 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 * 6、呼吸功 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实现肺通气所做的功 * 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基本肺容量 (Pulmonary volumes) 1.肺容量(pulmonary capacity) 2.潮气量 (tidal volume,TV) 3.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4.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余气量 (residual volume,RV) 功能余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FRC) * 1.肺活量 (vital 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2.肺总量 (total lung capacity,TLC)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肺活量+余气量 3.每分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每分钟吸入肺内或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 4.肺泡通气量 (alveolar 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内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也称有效通气量 5.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肺泡无效腔 (physiological dead space) (二)常用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Evaluation of function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 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Basic Pulmonary Volume and Pulmonary Capacity) 静态肺功能指标 肺 总 容 量 肺 活 量 深 吸 气 量 机 能 余 气 量 补吸 气量 补呼 气量 余气量 潮气量 * 气体交换 一、基本知识 包括肺换气、组织换气 交换方式:扩散 扩散动力:换气组织两侧的分压差 大气 组织 肺泡气 静脉血 动脉血 PO2 PCO2 159 40 40 102-104 0.3 40 50 30 97-100 46 * 二、肺换气过程: 血液 肺泡气 O2 CO2 静脉血 动脉血 特点: 迅速,不到0.3s即可达平衡.而通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肺Cap约0.7s,即当血液流经肺Cap全长的约1/3时,已基本完成肺换气。 *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 —— 每分肺泡通气量( )与 每分肺血流量( )之间的比值. 正常值: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肺泡上皮 上皮基底膜 间隙 肺泡 毛细血管 CO2 O2 RBC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VA ? Q ? 0.84 * 三、组织换气 组织细胞 血液 O2 CO2 静脉血 动脉血 影响组织换气的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