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 1 爱的喜悦 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教案)-2023-2024学年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docx
《第七单元左手与右手1爱的喜悦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教案)-2023-2024学年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第七单元左手与右手1爱的喜悦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为教学内容,结合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通过聆听、感受、模仿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通过聆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模仿和创作,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相互倾听和协调,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表达。
4.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深入理解《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音乐主题和情感内涵,通过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②学会运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特征,如力度、速度、音色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术语运用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正确把握左手与右手的协调演奏,让学生在模仿和演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性。
②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调,解决音乐表演中的配合问题,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③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音乐作品,如音乐背景、创作手法、演奏技巧等,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音乐教材(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课程平台:班级专用音乐教室、学校音乐教室。
-信息化资源:音乐教学软件、网络音乐资源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五线谱卡片)、PPT课件、音乐作品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音乐吗?有没有一首歌或者一段音乐能让你感到特别开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介绍《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背景,包括作曲家、创作时期、音乐特点等。
b.讲解音乐主题和情感内涵,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举例说明:
a.播放《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b.通过对比其他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互动探究:
a.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音乐术语描述《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音乐特征。
b.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新课巩固(约10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跟随钢琴演奏,尝试模仿《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旋律。
b.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旋律进行即兴创作,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师指导:
a.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b.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课后作业(约5分钟)
-学生回家后,聆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
6.教学反思(课后)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知识点梳理
1.音乐作品背景知识:
-了解《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掌握《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的创作时期和音乐风格。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音乐元素分析:
-旋律:识别旋律的起伏变化,感受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和节奏感。
-节奏:分析作品的节奏模式,如强弱拍、节奏型等,理解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和声:了解和声结构,如主和弦、属和弦等,分析和声进行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力度:识别力度变化,如强弱、渐强渐弱等,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
3.音乐术语与表达:
-掌握音乐术语,如力度、速度、音色等,能够用术语描述音乐特征。
-学习如何运用音乐术语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4.音乐表现手法: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重复、变化等,理解这些手法在音乐中的作用。
-通过模仿和创作,体验音乐表现手法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5.音乐欣赏与评价:
-学习如何从多角度欣赏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