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器人学第四次作业.docx

发布:2017-05-13约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 绘制第三章中习题3.3的三连杆操作臂指端工作空间的简图,已知,和。解答:4.2 推导第三章习题3.3的三连杆操作臂的逆运动学方程。解答:4.3绘制第三章习题3.4中三自由度操作臂指端工作空间的简图。解答:4.7 编制一个表,列出可能影响操作臂重复精度的因素。编制第二个表,列出影响操作臂定位精度的附加因素。解答:4.8 已知一个三连杆平面旋转关节操作臂手部的期望位姿,有两个可能的解。如果再加入一个旋转关节(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臂仍然处于同一平面),将会有多少个解?解答:4.9 图4-13所示为一个具有旋转关节的两连杆平面操作臂,对于这个操作臂,第二个连杆长度为第一个连杆长度的一半,即。关节运动范围(单位为角度)为: 给出第二个连杆端部近似可达工作空间(范围)的简图。图4-13 两连杆平面操作臂解答:MATLAB习题这个练习集中讨论平面3自由度3R机器人的姿态逆运动学解。(参见图3-6和3-7;图3-8中给出了DH参数。)已知固定长度参数如下:,和。用手算,求这个机器人的姿态逆运动学解析解:已知,计算所有可能的多重解(文中给出了三种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提示:为了简化这个方程,首先从和计算。编写一个MATLAB程序求解平面3R机器人的全部姿态逆运动学解(即,求出所有可能的多重解)。根据以下输入要求对你的程序进行测试:i)ii)iii)iv)对于所有情况,使用循环校验来验证你的结果,将每一组关节角的结果(针对每一个多重解)带入到姿态正运动学MATLAB程序中,验证你原来求得的。应用Corke MATLAB Robotics工具箱验证所有结果。试用函数ikine()。解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