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侠客形象学士学位论文.doc

发布:2017-08-14约1.24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  部: 文学部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2009级6班 学  生: 指导教师: 论文编号: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 号: 2013230501350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三言二拍”中的侠客形象 学 部: 文学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6班 学生姓名: 庞意璇 学号: 2009515396 指导教师: 时俊静 职称: 副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拟以明清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三言二拍”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些人物在被作者塑造后所体现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以求了解“三言二拍”的文学特征和明代市民的精神风貌.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具体介绍“三言二拍”中出现的主要英雄武侠人物,然后给“三言二拍”中的英雄人武侠物分类,对其进行总体以及个体的全面关照;最后对“三言二拍”中英雄武侠人物进行思考及挖掘。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现有论文许霁、杨蕾《“三言二拍”中的侠》将作品中的武侠人物分为三类概述,总结其反应的“时代精神”;纪德君《“三言二拍”中的侠盗形象》在对作品中的侠盗作一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人物身上的市井细民思想意识,但均没有对小说中出现的所有武侠人物进行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本论文试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法、归纳法在对五部小说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然后按照一定特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中的特点及成因,以求达到论文目的。 4、主要参考文献 [1]繆咏禾.冯梦龙于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斌. 凌濛初于二拍.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郑春元.侠客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计划进度 阶段 起止日期 1、 选题、搜集材料、开题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1月 2、 初稿写作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4月 3、 论文修改、定稿阶段 2013年4月——2013年5月 指 导 教师: 时俊静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文 学部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3 届 学生 姓名 庞意璇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侠客形象 指导 教师 时俊静 专业 职称 副教授 所属教研室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 元明清文学 课题论证: 在我国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武侠小说历史悠久,作品繁多并且拥有极其庞大的读者群体。闻一多先生在分析国人精神时曾引用英国社会学家维尔斯的一句话“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中都藏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和一个土匪。”这里的“土匪”指的就是民间所崇尚的武侠精神。明代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三言二拍”中对英雄武侠人物也有涉及,其类型丰富,故事曲折,但由于篇目较少,所受关注不高且研究不够全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影响着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对武侠小说的研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本文试从“三言二拍”中的武侠英雄入手,系统整理其中的英雄武侠人物,并分析其思想观念,以求深入了解“三言二拍”的文学特征和明代市民的精神风貌。 方案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课题以“三言二拍”中的英雄武侠人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法、归纳法在对五部小说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然后按照一定特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中的特点及成因,探究这些人物在被作者塑造后所体现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 二、论文提纲 1、绪论,主要介绍论题的学术背景,研究现状及实际意义。 2、“三言二拍”中英雄武侠人物简介(姓名,年代,性格,事迹)。 3、“三言二拍”中的英雄人武侠物分析(分类,特点)对其进行总体以及个体的全面关照。 4、“三言二拍”中英雄武侠人物的思考及挖掘(通过人物塑造特点对作者作品以及当时的社会氛围进行分析)。 5、归纳本论文的观点并总结本次研究的成果及不足。 进度计划: 1、12月—1月 确定选题,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4、1月—4月,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5、4月—5月,论文修改并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