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以气为主”--学士学位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号:2008097065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浅析“文以气为主”
学 生 刘春燕
指导教师 连秀丽 教授
年 级 2007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别 中文系
学 院 文学院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析“文以气为主”
学生姓名:刘春燕
指导教师:连秀丽
年 级:2007级
专 业:汉语言文学
2011年 2 月
课题来源:
自选题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大语境下,分析“文以气为主”产生的过程,影响极其时代意义。
意义:曹丕“文气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同时又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中国文论发展的一部分,值得后人推敲和研究。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曹丕的“文气说”的提出在中国文论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文气”的人,他的贡献是不朽的,受到后代学者的赏识与研究。如:
周兰:典论·论文与文气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赵雷:历史语境中的典论·论文.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
潘连根:古代文章风格论.电大教学.1996年第6期(总第117期)。
廖梦云:谈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1卷第3期。
秦海林:谈“主”气论与“次”气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
在文论的发展历程中曹丕的“文气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当代文坛中已经失去其适应时代的可能性,需要研究者更进一步的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文学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曹丕继承前人的“气”论,将“气”融于文学理论之中,提出“文以气为主”。从文章主体论的角度出发,开“文气”说的先河,既是他文学观点的总结,也是其所处时代整体精神的显现。曹丕的“文气”说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论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发展及走向起到深远的影响,无论在思想、艺术等方面都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
方法:查阅书籍和报刊。
主要问题:(1)材料不足
(2)对问题认识不深刻
解决办法:(1)向指导教师求教
(2)查找资料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2010年12月—2011年1月:搜集资料
2011年2月初:开题报告
2011年2月中旬:确定选题
2011年2月末—3月初:交提纲
2011年4月10日:交初稿
2011年4月25日:交定稿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电脑、书籍
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
无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
___________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院(系)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院(系)主任 (签字)
年 月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浅析“文以气为主”
学 生 刘春燕
指导教师 连秀丽 教授
年 级 2007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别 中文系
学 院 文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年4月
浅析“文以气为主”
刘春燕
摘要:曹丕继承前人的“气”论,将“气”融于文学理论之中,提出“文以气为主”。从文章主体论的角度出发,开“文气”说的先河,既是他文学观点的总结,也是其所处时代整体精神的显现。曹丕的“文气”说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论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发展及走向起到深远的影响,无论在思想、艺术等方面都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
关键字:气 文气说 产生 发展 影响
鲁迅先生曾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文学自觉的时代,是人学的时代。这固然与其时代背景以及人文思想息息相关,在这段时期内活跃着中国古代文坛的一系列杰出人物,在文学创作及思想上都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建安七子”“曹氏父子”“竹林七贤”都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增光添彩。而曹丕的《典论·论文》以其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论性的见解,开文学批评的先河。他以新的观念和准则来衡量文学,从作家的主体性出发,提出了“文以气为主”,首开“文气说”理论的先河。文章之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