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教学课件 杨永顺 第14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杨永顺 主编
1
第14章 注射模设计实例
14.1 注射模设计程序
14.2 注射模设计实例
14.1 注射模设计程序
14.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模具设计任务书
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品图纸,并注明所采用的塑料牌
号、透明度等,若制品图纸是根据样品测绘的,最好能附上
样品,因为样品除了比图纸更为形象和直观外,还能为模具
设计者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样品所采用的浇口类型和
浇口位置、推出零件位置和形状、分型面等等。
2)塑料制品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3)塑料制品的生产数量及所用注射机。
4)注射模基本结构、交货期限及价格等。
14.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2)设计思路
在审读模具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模具设计者应明确如
下问题。
1)熟悉制品几何形状、明确其使用要求。对于形状复
杂的制品,需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三维形象 (初学者最好能
绘制出制品的三维图),要充分了解制品的用途,制品各部
分的作用,进而明确制品的成型收缩率、透明度、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允许的变形范围等问题。
2)进行制品成型工艺性检查,以确认制品各部分是否符
合注射成型的工艺性条件。一套优质的模具不仅取决于模具
结构的正确性,还取决于制品的结构能否满足成型工艺的要
求。
3)在设计前要明确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以便模具设计
中处理好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14.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3)制定注射成型工艺卡
特别是对于批量大、形状复杂的大型塑件,更有必要制定
详细的注射成型工艺卡,以指导模具设计工作和实际注射成型
加工。工艺卡应该由专门负责注射工艺的工艺设计人员完成,
也可以由模具设计者兼任。
1)制品的概况,包括简图、重量,壁厚、投影面积、外
形尺寸、有无侧凹和嵌件等。
2) 制品所用塑料概况 ,如品名,生产厂家,颜色、干燥
情况等。
3)必要的注射机数据 ,如动、定模压板尺寸、模具最大
空间、螺杆类型、额定功率、注射量、合模力等。
4) 注射成型条件,包括料筒各段温度、注射温度、模具
温度、冷却介质温度、锁模力、螺杆背压、注射压力、注射
速度、循环周期(注射、固化、冷却、开模时间)等。
14.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型腔的数目
方法一:根据合模力、最大注射量及制品的精度要求、
经济性等分别计算,然后以能够满足全部条件的型腔数目为最
终选择。
方法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再用其
它方法进行校核。
2.选定分型面
虽然在制品设计阶段分型面已经被考虑或者选定,在模
具设计阶段仍应再次从结构、成型工艺的角度校核分型面的选
择是否最为合理。
14.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3.确定型腔的配置
型腔的配置实质上是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规划和确定,
因为一旦型腔布置完毕,浇注系统的走向和类型便已确定。
冷却系统和推出机构在配置型腔时也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
若冷却管道布置与推杆孔、螺栓孔发生冲突时要在型腔布置
中进行协调,当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推出机构的位
置初步决定后,模板的外形尺寸基本上就已确定,从而可以
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
14.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4.确定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中的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的设计计算
详见有关章节。
浇注系统的平衡及浇口位置和尺寸的确定是浇注系统的设
计重点。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浇注系统往往决定了模具的类型,如采
用侧浇口,一般选用单分型面的两板模具即可,如采用点浇口,
往往就得选用双分型面的三板式模具,以便分别脱出流道凝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