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 作者及工作单位 胡佳燕 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完整表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活动,正确辨别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物体。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一个六个面不同颜色的正方体,师问:1、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2、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师做总结: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观察玩具恐龙,并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恐龙的形状。
画学生看到的恐龙形状。
展示图画,选出三个方位的图画,贴到黑板上。
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恐龙的形状。
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应用拓展
找朋友。请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的书的形状。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小结评价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应用拓展
四、小结评价
拿出六个面不同颜色的正方体,让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
?
引导学生观察玩具恐龙,?进而学会观察其他物体。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那位同学表现得最好,好在哪里?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 由问题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表扬与掌声。
表扬。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表扬,认可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勇于表现自己。掌声。掌声代表着真诚,代表着鼓励,所以不要吝啬掌声,用掌声肯定学生的价值,带着真诚大声说:哇,你真棒!
二.鼓励和批评。
鼓励。只要学生说的有理,那怕是一点点,都不能错过及时鼓励的机会,比如;你这点说的很有道理,我想说的都被你提前说了,来掌声鼓励。
批评。批评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批评时要运用关切的语言,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亲切与诚服,避免伤其自尊。比如:哈哈,你这小家伙,没想好,就抢着说,想清楚马上告诉我,相信你的第二次答案。
总之,无论鼓励还是批评,语言运用都要灵活。在课堂上,要在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观察物体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还是被动参与,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