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松褐天牛天敌——花绒寄甲研究进展.ppt

发布:2017-04-26约小于1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目录;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国内对花绒寄甲的研究情况;体长5.2-lO.Omm,体宽2.1-3.8mm 体壁坚硬,深褐色,有粉色绒状花纹 头凹入胸内,复眼黑色,卵圆形 触角短小,11节,端部膨大扁球形,基节膨大;卵乳白色,近孵化时黄褐色,长0.8-1.0mm,宽0.2mm,中央稍弯曲。 ;;花绒寄甲形态特征;花绒寄甲的生活史;;花绒寄甲成虫主要在晚上和上午活动。上午 11:00以后即进入休息状态;花绒寄甲成虫的行为观察;花绒寄甲成虫行为观察;在饲养箱内,交尾后的雌虫在6h内即可钻入天牛幼虫所在的虫道,这表明交尾后的雌虫有寻找合适寄主的习性。 在野外,花绒寄甲成虫可从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通过啃咬而钻入天牛幼虫的虫道,进入天牛虫道后,有时可将天牛幼虫咬死继而取食,有时则只是咬伤天牛幼虫。 ;花绒寄甲成虫行为观察;花绒寄甲行为观察;花绒寄甲对天牛的防治;王健(2010)在室内和室???利用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寄生试验,结果寄生率分别为 46%和 92 %。 曹露凡(2011)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林间花绒寄甲成虫与松褐天牛幼虫比例为 15:1 时,校正虫口衰退率最大为 53.45%; 崔永三(2011)应用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的联合释放寄生率达到 72.9%; 刘跃进(2012)于室外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高达 87.34%; 杨远亮(201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达到 62.71%、74.28%; 秦瑞豪(201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和卵的联合防治达到 87.17%; 杨忠岐(2012)释放花绒寄甲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 38.34%和 3.92%。;花绒寄甲对天牛的防治;花绒寄甲对天牛的防治;谢谢聆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