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需要创新,否则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者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从提供优质、个性、特色化服务方面予以创新,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47-02
高校图书馆有着“知识的宝库”和“书籍的海洋”的美誉。因为高校图书馆储存着大量的文献信息,无论对学校的读者来说,还是对社会其他方面的读者来说,都是信息来源的重要基地。较之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图书馆,在综合性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直接承担着高层次知识群体――教师与准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服务职能,是高校知识习得和更新与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深化服务、特色服务及基础工作来丰富和提升服务的内涵,应是高校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服务的理念
(一)对创新意识的理解
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是指在遵守一定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了解读者现时和潜在需求,分析读者的类型及需求结构,适时地更新服务手段,改变服务方式,调整充实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那么,这种服务的前提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其优质服务与适应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可谓是服务形式的探索和使用无止境,意即创新无止境。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依赖于馆员的素质。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实行对读者服务的主体,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决定着图书馆能否创新服务。如果每一位图书馆员都能从自身做起,不束缚于传统服务模式,能够立足本职,积极探索更适合于时代需要的、更适合读者要求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将会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服务的前提
优质服务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强调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求图书馆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把读者当成主人、亲人,使友善成为一种自觉,让读者花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最满意的服务。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膨胀的信息,图书馆的工作就要全面改进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努力设法使读者能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对口信息。因此,强调图书馆员要提高本职岗位的业务素质,掌握自己管理的文献资源的必要知识,熟悉藏书情况,对读者口头提出的咨询,能当面即时给予圆满的回答。例如,各阅览室可不定期张贴新书简介、专题简报等,根据服务项目及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具体情况,确定重点读者。优质服务的延伸是特色服务。图书馆特色服务是图书馆工作者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适应大众对文献信息需求多元化、专业化趋势的大胆创新与尝试,是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开拓和创新。21世纪是科技的社会,图书馆应由文献型服务转向信息型服务,摒弃单一方式的、重复的服务,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工,加深揭示文献的深度与广度,对信息进行整理,使原始文献变得更为有序。特色服务中体现个性化服务,即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这是用户第一观念最充分的体现,是对“让图书馆走近读者”而不是“努力使读者走进图书馆”的最好诠释。
二、创新服务的实现
(一)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创新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时代实施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必经路径,通过这一路径表现出的服务可称为流通服务,也就是通过图书馆主页对服务内容的安排与使用提供常规性的读者服务。比如,在图书馆主页将就对图书馆的介绍、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布局、流通情况等信息介绍清楚,提供便于查询的馆资源目录、主题词、ISBN。读者利用图书馆来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易行,只要输入本人的E-mail和所需信息的关键词便能定期收到由服务人员直接传送的相关服务信息,读者随便在任何之处都可达成网上预约及借阅。
阅览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中的必然形式,在电子信息资源不断增多与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导入,读者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那么,图书馆创新服务就应考虑到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如何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问题,可否通过计算机操作技能、光盘检索技术、常用数据库介绍、网上文献检索查询、下载复制技术的培训,来帮助用户提升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既表现于使用技巧,也表现于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信息定题服务是新的信息环境条件下,读者不满足于整本书刊或整篇文献的信息服务,需要的是直接获取某一具体指向的信息,如某一件具体的事件、某一项具体数字等,并且要求获取信息的效率要高。高校图书馆应该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