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ppt

发布:2018-12-19约7.54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着重弄清性别决定与染色体的关系 二、明确性别与环境的关系 三、了解人的性别畸形 四、了解动物、植物以及人的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几个概念 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指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autosome):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异型:如XX、XY 性染色体异数:如蝗虫♀XX;♂X0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关系 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型性别决定:凡雄性是两个异型染色体的生物。如人类 男 XY 女 XX X Y X XX XY 女 男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续) ZW型性别决定:凡雌体具有两个异型染色体,而雄性具有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 这种性别决定与XY型正好相反,为区别起见,特命名为ZW型。以家蚕为例 ♀ ZW ZZ ♂ Z W Z ZZ ♂ ZW ♀ 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 单倍体型 如蜜蜂♂ 单倍体(未受精卵) ♀ 二倍体(受精卵) 环境决定性别 如后螠 (见刘P137) 一对基因决定性别 如玉米 ♀、♂同株 ♀ Ba ♂ Ts 性别与常染色体 雌雄嵌合体(gynandromorph)—遗传平衡学说(雌性与雄性基因的平衡) ※嵌合体(chimera)1907年,德H.温克将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的狮首、羊身、蛇尾的神僧,即chimera一词的由来。 嵌合体的产生 ①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 XX X0 ②由此发育的成体一半为♀,另一半为♂ ③左为♀(缺刻翅);右为♂(白眼和卷毛) 果蝇(Drosophila malanogaster)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率 性别类型 染色体组成 X/A的比率 雌性组织 1X1A 1.0 二倍体 2X2A 1.0 三倍体 3X3A 1.0 四倍体 4X4A 1.0 超雌体 3X2A 1.5 性别类型 染色体组成 X/A的比率 二倍体 1X2A 0.5 四倍体 2X4A 0.5 超雄体 1X3A 0.33 中间体 2X3A 0.67 中间体 3X4A 0.75 性别分化与环境 外环境与性分化的影响 性分化的概念:指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通过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的作用,按照一定途径形成正常雌、雄个体的过程。倘若有关遗传基础发生变化以及环境条件作用,性别分化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性别畸形或性反转。 例:蜜蜂、蛙、植物。 营养条件对蜜蜂性分化的影响 受精卵(2n=32) 未受精卵(n=16) 蜂王 工蜂 雄蜂 整个幼虫期 幼虫期前二、三 以蜂王浆为食 天以蜂王浆为食, 后期食物粗劣 能育 不可育 温度条件对植物性分化的影响 富氮、短日照、低温对植物性分化的影响 大麻(日照) 夏季播种,♀、♂株正常;秋季(温室),50-90% ♀株转化为♂株。 黄瓜 发育早期多施氮肥,♀花数量显著增多 南瓜 晚上10℃左右,♀花多;低温+日照,♂花多。 内环境对性分化的影响 性激素对人性别分化的影响 哺乳动物是否向♀或♂性转化,取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