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高三) 政治(广东版)大单元突破练1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pptx
;1;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错误;通过林分优化,改变毛竹林结构,在毛竹纯林中混交常绿乔木、豆科植物等,能够有效控制氮素流失,减少38.2%的水源地氮渗漏,体现了该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如何控制氮素流失的认识,②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某生态修复研究团队在水源地氮素污染发生机制与生态治理研究中发现,在毛竹纯林中混交常绿乔木、豆科植物等,有助于促进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说明该研究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中推动生态保护,③正确;材料中的研究属于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不是变革社会关系,④不符合题意。;1;1;1;1;1;解析“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强调的是制度执行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实践第一的观点,其认识论的依据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变为现实,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②不选;材料未涉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且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有其价值,④错误。;1;1;1;1;1;1;1;1;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原因。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提出,是一个不断完善、加快形成的过程。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基于实践提出和阐释的“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