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猪流感诊断技术送审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17-06-18约3.5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猪流感诊断技术》送审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 做的工作 1、任务来源 按照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09年5月20日至22日在青岛 召开的动物防疫标准审查会专家组意见,需要将动物流感检测的一些标准进行合 并,如 《动物流感检测 A型流感病毒多重RT-PCR检测操作规程》(计划项目号: T-326)与《动物流感检测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计 划项目号T-326)合并为《猪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方法》,同时 需要制定一个总标准,发布的其它相关方法的标准作为该标准的子标准。因此, 将原标准制修订项目《动物流感检测 A型流感病毒多重RT-PCR检测操作规程》 (计划项目号T-326)(原制定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调 整为新增的总标准—— 《猪流感诊断技术》,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 持制定。按照要求,起草专家组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参考OIE标准 等有关文献起草了《猪流感诊断技术》。该标准该技术标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 性。标准发布后,将对我国猪流感的诊断、监测、检验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 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起草单位 略。 3、主要工作过程 3.1 猪流感背景介绍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猪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高 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等特征,发病率高达 100%,该病一旦发生,传播迅 速,可直接引起一些患猪死亡。该病在集约化养猪场中普遍存在,难以根除,对 养猪业危害极大。现地生产中,猪流感极易协同发生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肺炎支原体等感染,使病情复杂而反复,严重影响猪群健 康状态和猪的质量,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猪呼吸道上皮细胞 既具有可结合人流感病毒的受体,也具有可结合禽流感病毒的受体,因而既能感 染人流感病毒,也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当禽流感病毒在猪体内复制时,可通过适 应性突变或与同时感染的人流感病毒发生重组,而产生能感染人的新亚型病毒。 因此,长久以来,猪一直被认为是新型人流感病毒的“孵化器”,猪流感病毒对 公共卫生具有巨大威胁性。 2009 年 3 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的人流感疫情引起了新的公共卫 生恐慌,造成该疫情的病原为变异的H1N1 亚型流感病毒。从遗传学角度来看, 该病毒与猪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了确切地了解我国猪流 感的流行情况,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猪流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猪 流感的诊断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疾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流行病 学特点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进行综合判定。因此,为适应我国猪流感检疫和防疫 等工作的需要,制定一项《猪流感诊断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2 标准编制过程 3.2.1 起草 2009 年 5 月,项目主持人组建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明确 了起草小组中每个人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主要起草人及其分工如下: 略 按照任务分工,起草小组制定了 《猪流感诊断方法》征求意见稿,并进行了 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 3.2.2 第一次专家审定 起草小组提交的 《猪流感诊断方法》送审稿(第一版)2009 年12 月9 日经 全国动物防疫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审查会通过。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是在 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和总结过去大量自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内容叙述正 确、简明,内容编排和层次划分基本清晰,所确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内容符合我 国现行的有关政策,并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致。该标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上通过审定,建议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 改和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3.2.3 第一次报批 标准起草小组充分吸收了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对《猪流感诊断方法》(送审 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报批稿。但由于本标准需要相关国标发布后才能上 报,故申请了延期报批。 3.2.4 第二次征求意见 2015 年本标准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均已经颁布实施。按照标委会的要求,标 准起草小组结合相关标准的发布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先的报批稿又进行 了充分修改,形成了《猪流感诊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