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第12章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二)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二) 这三种情况能否称为反射? 如果能的话,这三种反射有什么区别呢? 酸性物质 形状、颜色、气味 语言 1.指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领悟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高级神经活动的含义、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以及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 1.非条件反射 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又称简单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又称复杂反射) 讨论 1.狗能对食物产生唾液分泌反射,这是它生来就具有的吗? 2.对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于铃声刺激时,并没有引起唾液分泌反射,这说明什么? 3.经过训练,只给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又说明什么? 4.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5.假如在狗已经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那么这种反射还能持久存在下去吗? 条件反射的建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给食物 铃声 + 给食物 铃声 活动开展 望梅止渴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 谈梅止渴 味觉感受器 刺激 酸味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形态刺激 视觉感受器 视觉中枢 脑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语言刺激 听觉感受器 听觉中枢 脑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比较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吃酸葡萄分泌唾液 固定、 不会消退 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暂时,可以消退 看到或听说酸葡萄时分泌唾液 反射类别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 反射弧特点 举例 神经联系 建议活动 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 目的要求 1.体验训练小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实践过程; 2.进一步理解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以及条件反射的意义。 方法步骤 请参考下面范例: 1.准备未经过训练的小金鱼若干条; 2.每天两次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小鱼投喂少量食物; 3.在每次喂食前,先用手指敲击鱼缸壁3—5次,随即投喂食物。 观察小鱼的反应:最初敲击鱼缸壁会使小鱼惊慌地游开,喂食会使小鱼做出摄食的积极反应;后来,看到小鱼受到敲击鱼缸壁振动的刺激后不再惊慌,并且当只敲击鱼缸壁的时候,也会随即做出“摄食”动作。这说明,小鱼对这种敲击已经建立了“摄食”的条件反射。 讨 论 下节课要在班里交流以下内容: 1.实验设计(包括目的,原理,方法等); 2.实验实施过程; 3.实验结果记录和整理的资料; 4.实验结论。 训练海豚 小狗钻火圈 海豹表演 1.脑的各部分位置和形态 大脑 小脑 脑干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 最高级中枢 2.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弯弯曲曲的沟 (凹)和回(凸),这使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许多。 3.大脑皮层上的主要功能区 大脑皮层可以接受来自各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而形成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也能够发出传向各下位中枢的信息,大脑皮层成为管理整体神经调节的最高级中枢。因此,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它的生理活动叫做高级神经活动。像人的学习、记忆、语言、情绪和睡眠等等,都属于高级神经活动。 4.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神经调节方式,但人类的条件反射远比动物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人类除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外,还能对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等)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这与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 因此,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1.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对刺激的基本反应。不需大脑的参与。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2)条件反射:后天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例: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闻鸡起舞、谈虎色变、画饼充饥、看梅、谈梅分泌唾液。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