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2-20约1.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其反射弧的组成。

能力目标

能够描述神经系统在人体调节中的作用。

能够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体自我调节机制的兴趣。

增强学生保护神经系统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活动的过程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

讨论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

实验法:通过简单实验(如膝跳反射)帮助学生理解反射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手触到热水迅速缩回)。

提问:为什么人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是如何实现的?

引出主题: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新课讲授

(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讲解内容: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人体活动。

活动设计:

展示神经系统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组成。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内容: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活动设计:

展示神经元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讲解内容: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活动设计: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让学生体验反射活动,并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3.巩固练习

选择题: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体B.神经元C.神经纤维D.神经节

反射弧中,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到效应器的是()。

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感受器D.神经中枢

简答题:

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描述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4.课堂小结

总结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作用。

强调难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反射活动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神经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体、树突、轴突

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六、教学反思

是否通过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了反射活动?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节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