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

发布:2018-01-24约1.24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与哲学》典故引用语通解 上篇:中国传统文化部分——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P3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 【注释】崩坠——倒塌,坠落。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晓——开导。亡处亡气——没有一处没有气。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果——果然,果真。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只使——即使。11)中伤——打中击伤。(12)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13)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14)四虚——四方。(15)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16)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文】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这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 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这个人又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 他的朋友又劝导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 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 他的朋友又说:“这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 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这个人听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他的朋友看到这情形,也放心地笑了。【原文】【文】【原文】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关于对气、质、理的解释唯心主义者把问题弄得很玄妙认为物质是第二性的王夫之非常反对这种说法。他理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气是质的客观存在理是气的内在规律离开气就没有理所以他说气者理之依也【原文】《传习录》:“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第124页)”    ?【】由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知道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在他的这个概念中,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这样,当然就没有朱熹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宇宙之无限。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第675页),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原文】?【】【原文】《易·系辞下》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