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4生活与哲学.doc

发布:2017-01-09约9.5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 (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9、规律普遍性的表现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0、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1、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3、意识的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4、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